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外政策步调一致

图片源于:https://www.rnz.co.nz/news/on-the-inside/525332/geoffrey-miller-christopher-luxon-s-hawkish-foreign-policy-address-in-sydney

新西兰不仅与澳大利亚在同一页上,而是进入了紧密的步调。

这是新西兰总理在悉尼智库发表的主题外国政策演讲的一般主题。

克里斯托弗·卢克森在20分钟的演讲中,语气明显趋向强硬。

他的演讲重申并重申了最近温斯顿·彼得斯,即他的外交部长的立场,以及卢克森在六月东京所作的类似演讲。

实际上,卢克森对彼得斯赞誉有加,称他是“新西兰一代中最具行动力和影响力的外交部长之一”,并表示他正在“重塑我们的外交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卢克森再次重复了彼得斯的观点,即惠灵顿正在进行“外交政策重置”。

这进一步表明了卢克森对彼得斯的支持,卢克森称新西兰在全球舞台上正在“回归基维(Kiwi)积极活动的光荣传统”。

然而,卢克森在悉尼的演讲不仅仅是一个认可的过程。

总理为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确定了三个合作领域,但特别优先考虑了国防关系。

在AUKUS协议上,总理表示:“我们欢迎AUKUS作为增强地区安全和稳定的倡议”,并补充说惠灵顿正在“与AUKUS伙伴探索我们如何可能参与第二支柱(Pillar II)”。

卢克森的第二个关注领域是太平洋,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将“坚定支持我们的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

最后一个领域聚焦经济,扩大已经紧密联系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经济一体化。

总理将这些努力描述为“去掉船底部的挤压物,这样船就会更快”。

澳大利亚是新西兰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在截至2024年3月年的双边贸易中,记录了310亿新西兰元的双向贸易。

在整个演讲中,以及随后的与洛威研究所执行董事迈克尔·富尔拉夫的问答环节中,卢克森试图将经济和贸易与他以安全为中心的目标联系起来。

在演讲本身中,卢克森表示:“我们不能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实现繁荣”,而在问答中,总理观察到乌克兰战争表明“你不能仅仅将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分开”。

这种联系的目的是双重的:首先,它为卢克森向任何可能质疑一位在国内经济优先事项上竞选的总理为何频繁出国的选民解释了其相对繁忙的国际旅行日程。

其次,更重要的是,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为一些相当强硬的外交政策转变提供了解释和基础。

在问答环节中,卢克森清晰地表明,他认为新西兰的“独立外交政策”时代已经结束。

独立外交政策是指在1986年由于新西兰当时第四届工党政府提出的无核政策而与美国发生争执后,惠灵顿得以脱离集团关系而形成的一种民族共识。

在冷战结束之际,惠灵顿得以摆脱枷锁,成功与中国及全球南方其他国家发展良好的贸易关系,同时逐渐修复与美国的关系。

但在悉尼,卢克森轻声嘲讽“独立外交政策”的理念,称其为“无稽之谈”。

总理寻求将这一理念重新界定为狭义:“世界上有195个国家和80亿人,每个国家都有独立的外交政策。”

这种故意狭隘且有些可疑的对核心独立外交政策原则的理解,获得了彼得斯在2023年12月对新西兰外交官的演讲的启示,再次强调总理与外交部长的团结。

但在问答环节中,还有其他有趣的观点。

谈到乌克兰,卢克森表示:“这是一场乌克兰必须赢的战争,我们必须支持他们以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这是绝对必要的。”

卢克森将惠灵顿对基辅的支持——以及新西兰参与美英领导的对胡塞叛军进行空袭的联盟——视为国家将其金钱与言辞相匹配的表现:“你可以相信你的价值观,但你必须通过行动来跟进”。

新西兰总理甚至进一步,描绘了乌克兰与亚洲之间的直接联系: “乌克兰可能在我们的印太地区引发冲突。”

关于AUKUS第二支柱,卢克森重申了一个熟悉的“开放探索”的说法——这种变体过去至少一年也一直被新西兰领导人使用,包括卢克森的前任,工党的克里斯·希普金斯。

此外,总理还将决策过程与即将推出的新“国防能力计划”联系在一起——该计划似乎已被推迟到2024年晚些时候甚至2025年初。

这个蓝图最初承诺将在今年六月发布,然后是九月,而卢克森在演讲中仅谈及“未来几个月”。

在卢克森承诺在新西兰的外交政策上“更多的能量、更紧迫性和更锐利的关注”的背景下,这一延迟似乎令人意外。

但是,当考虑到美国选举的日期是11月5日时,这一行为就显得有意义了。

惠灵顿可能在对AUKUS的兴趣上保持谨慎,因为唐纳德·特朗普可能重回白宫。

但卢克森在国防方面的雄心是明确的,他表示:“我们希望成为澳大利亚的力量倍增器”。

这些话将让堪培拉心满意足。

然而,它们也可能使新西兰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发生碰撞。

Chen Ling

Chen Ling's writing is characterized by her empathetic approach to storytelling and her focus on the human element of news. Her features capture the heart of the Chinese-Australian experience, highlighting the triumph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ommunity. Chen's ability to connect with her audience through her writing has made her a beloved figure among her readers, and her work continues to shed light on the stories that matter.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