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关系中的权力不对称与误解

图片源于:https://www.internationalaffairs.org.au/australianoutlook/ineffective-communication-why-and-how-australia-and-china-talk-past-each-other/

由于权力不对称,中澳之间的外交互动充满了对彼此意图和要求的误解。

中国对杨恒均的死刑判决的暂缓再一次暴露了澳大利亚在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敏感地位,在这一关系中,中国以大国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无视堪培拉对战略自主性和地缘政治安全的需求。

对于北京和堪培拉来说,最近关系恶化的原因似乎“令人困惑”,因为双方都认为是对方在对抗关系。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11月与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总理的第一次会晤中所说,“没有历史上的恩怨或根本利益的冲突……我们可以成为互信的伙伴,共同促进彼此的成功。”

中国的民族主义国有媒体将这一外交言辞解读为,“为什么澳大利亚毫无理由地超前于中国?”然而,从这一极端的另一边,澳大利亚政府也可能对中国不断无视其利益并粗暴指责堪培拉盲目跟随美国感到沮丧。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边关系变得不可预测。

尽管经济关系改善似乎有所缓和,但不久前又出现了一起突发事件。

杨恒均(法定名称为杨峻)在经历了五年的拘留后,于2月在中国被判处缓期执行的死刑,令人震惊。

在堪培拉看来,这再次导致中澳之间的沟通陷入了无用功的状态,双方均无法洞察对方的真正动机。

这种缺乏理解可能迅速升级为意想不到的对抗,激烈的行为似乎从无处而来。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

重新审视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的不对称关系,以及这一现实虽然广为人知却有时被遗忘的性质,可能是理解其政治影响的有效途径。

中澳互动的性质本质上是不对称的,这可能导致系统性的误解和误判。

在典型的不对称互动中,较小一方受到的互动影响显著大于较大一方,因为能力的差距。

因此,较小一方必须为政治气候的变化做更多准备,并会更快地回应所感知的威胁和机会,这可能导致对较大一方的过度敏感。

相反,随着全球野心的增长以及在世界政治中地位的提升,大国通常会以更广泛的战略考虑为优先,常常忽视较小国家的需求。

从不对称互动中可以提取出三个推论。

首先,大国可能更关注其大国关系,而忽视较小国家的诉求,将其标记为对手大国的傀儡。

其次,由于大国在较小国家议程中所占的角色更为重要,后者通常会对大国的举动过度反应。

最后,存在不对称关注。

对于大国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几乎总是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相关。

而较小国家则可能无法承受来自大国竞争的附带损害,更加关注周边环境,集中于直接的安全关切。

这种差异导致了系统性的误解。

因此,较小国家常常被误解为大国的代理人,从而在全球政治中被视为替罪羊。

双方无法看到对方的真正意图,从而误解了政策的含义。

由此可见,澳大利亚和中国经常彼此错过沟通的机会。

对于中国而言,正如习近平所声称的,“这将是中国更加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一个时代。这个国家从未如此接近自己的复兴。”

北京的优先事项是重新配置全球权力架构。

例如,一带一路倡议(BRI)和亚投行(AIIB)是中国全球重塑愿景的核心,反映了中国在重建全球秩序中的崛起。

在地缘政治上,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转变,以与其作为大国的身份相匹配。

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在南中国海和台湾问题上的日益强硬。

在这两个案例中,中国将美国视为其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主要竞争对手。

尽管澳大利亚不是北京的战略重点,但向外传播的涟漪效应在澳大利亚关心的地缘政治区域内扩散。

例如,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堪培拉表达了警觉:“澳大利亚政府意识到,重大经济倡议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地缘政治影响。”

然而,堪培拉并没有欢迎这一倡议,而是因其地缘政治担忧而采取了越来越竞争的态度。

2018年6月,当时的外交部长朱莉·比 shop表示:“我们可以为国家提供超越一带一路的替代选择……[一带一路是]中国的载体,因此中国也将决定其认为对其战略利益有利的事项。”

因此,对地区秩序的担忧超越了与中国的经济机会和整体关系。

堪培拉对中国在南中国海日益强硬的反应也表现出其态度。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立场暴露了这种不对称关系中的偏见。

澳大利亚呼吁中国遵循裁决,声称北京的历史权利是非法的。

紧接着,澳大利亚国会关于中国是否是修正主义国家的辩论开始浮出水面。

有文章主张,“澳大利亚对维持一个可行的‘规则基础’战略秩序的期望正受到区域大国对这些规则的性质和范围进行争论的严重压力。”

这引发了中国的愤怒。

北京批评澳大利亚是第一非沿海国家就南中国海问题发声,进一步毒化了双边关系。

正如中国发言人在2016年所说,“澳大利亚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方,因此应为地区和平做出正确的事情。”

在中国看来,逻辑是作为非当事方的澳大利亚不应该挑战中国的主张。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真正的关注在于美国这个在背后操控的手。

杨恒均的遭遇也是这种不对称结构的结果。

与作为全球大国能够有效威慑和向国际观众展示其绝对独立所能带来的影响相比,与澳大利亚的良好关系的重要性较小。

杨的判决清晰地传达了中国的主权优越及其国家安全的不可侵犯性。

因此,良好与澳大利亚关系的潜在好处是可以被牺牲的。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外交不仅强调大国导向,还相信示范效应,这在一句俗语中得到了体现:“杀鸡警猴。”

正如中国媒体所言,“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既不重要也不必要,因此我们可以忽视其敏感性。”

在过去的十年里,澳大利亚成为中国全球战略中的隐喻“鸡”的角色。

因此,理解不对称结构如何产生误解和误判,今天变得至关重要。

Zhao Qian

Zhao Qian is a business journalist with an exceptional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report on economic trends that shape the marketplace. His insightful coverage of the business world offers a glimpse into the economic dynamics that influence the Chinese-Australian community. Zhao's reporting is not only informative but also serves as a catalyst for discussions on economic policy and business ethics.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