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4/10/10/it-gets-hold-of-you-crystal-meth-from-myanmar-floods-australia-streets
澳大利亚警方估计,街头上约70%的高度上瘾药物来源于这个战火纷飞的国家。
墨尔本,澳大利亚——缅甸偏远的丛林山丘与阳光明媚的澳大利亚似乎相距遥远,但这两个国家之间却存在一种隐秘的联系——结晶甲基苯丙胺。
结晶甲基苯丙胺被称为”冰”或”水晶毒品”,是一种高度上瘾的物质,已经渗透到澳大利亚的郊区。
澳大利亚联邦警察估计,约70%的这种药物来自缅甸东北部,即金三角地区,该地区与泰国和老挝接壤,这些药物通过东南亚运输,最终以海运方式抵达澳大利亚。
最近的一项国家药物战略调查显示,14岁以上的澳大利亚人中,有1%在过去12个月内使用过冰,主要是在该国的主要城市。
同一调查还指出,大约7.5%的澳大利亚人口在其一生中曾尝试过甲基苯丙胺。
居住在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的查理·萨姆森(Charlie Samson)在18岁时首次吸食冰毒,之后不久便发现自己上瘾了。
“我们会出去喝酒,结果有人认识一个卖冰的家伙。所以我们全都试了一下,”他对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表示。
“下周,我们又这样做,然后越陷越深。快进三、四个月,我开始秘密在周一买冰,因为我整个周末都没休息过。”
在他上瘾的巅峰期,他每周花费2500澳元(1690美元)在药物上。尽管有这样的嗜好,萨姆森还是成功维持了他高薪的建筑工作,他的绝大部分工资都用来买毒品。
“在我起床之前,我都得吸食大约一克的冰才能正常运作,”他说。
澳大利亚的官方健康宣传往往宣称冰毒使用者“精神错乱”且“暴力”,加深了人们对无家可归的“毒品成瘾者”的刻板印象。
然而,萨姆森告诉半岛电视台,冰毒成瘾可能影响任何人,即使成瘾者可以在表面上依然是社会的功能性成员。
他说,他见过律师和商人都沦陷于这种毒品。
“我见过几个人,我心想,’他有家庭,他在还房贷。现在他一无所有。’ 因为在某个时刻,毒品就会控制你,即使在经济上没有造成损失,它也会在心理上影响你,”他说。
现年29岁的萨姆森在 addiction 完全控制他的生活之前,成功维持了六年的工作,而在短暂入狱后他才成功戒毒。
虽然萨姆森对自己购买冰毒的来源从未有过了解,但他确实记得一些“闻起来像茶”的批次,表明这种来源于缅甸的甲基苯丙胺,通常是在茶盒中走私过来的。
自2021年军方政变将该国推入危机和内战以来,缅甸的甲基苯丙胺和海洛因的生产量有所增加,联合国毒品和犯罪办公室(UNODC)表示,2023年东南亚的甲基苯丙胺查获量首次达到190吨的创纪录水平。
UNODC表示,缅甸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生产国。
大多数毒品生产集中在北部的掸邦和华邦,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以鸦片的生产和交易出名。
但内战的爆发导致毒品贸易激增,包括海洛因、甲基苯丙胺以及被称为 yaba 的小药丸——这种药丸混合了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所获收益被用来资助冲突。
澳大利亚联邦警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