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internationalaffairs.org.au/australianoutlook/between-pragmatism-and-power-australias-evolving-relationship-with-china/
第20届堪培拉网络日(CND)由澳大利亚中国商业委员会(ACBC)主办,再次强调了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的复杂性与变化。
合作至关重要,致力于实现互利贸易关系的务实理解将是关键。
自2022年外交部长佩妮·王在北京的突破性访问以来,双边关系经历了显著变化。
2023年初,由于澳大利亚对AUKUS协议的承诺,双方紧张关系加剧,媒体叙述暗示冲突升级。
然而,随着年初的推进,两国都放软了口吻,恢复了领导人级别的会议,释放出关系稳定的信号。
在堪培拉国会大厦举行的CND大会上,贸易部长和反对党贸易部长均关注于解决特定问题,例如解除最后剩余的澳大利亚龙虾出口限制——这一限制是中国疫情期间贸易壁垒的遗留。
然而,王部长提出了更广泛的战略愿景。
她强调:“澳大利亚的国内市场有限,其经济安全依赖于贸易。”
她指出,强大的贸易关系尤为重要,尤其是与中国——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王部长还强调了增强韧性的必要性,并指出在疫情期间经历的供应链中断。
她指出:“疫情、政治变动和气候影响给我们的一个教训就是,在关键领域需要确保供应的安全。”
她强调了澳大利亚追求“战略平衡”的重要性。
这一定义设想了一个区域秩序,国家在选择伙伴关系时做出主权选择,而不是与任何一个大国对齐。
尽管立竿见影的贸易问题得到了回应,王部长强调的战略平衡则传递了一种长期的思维——一种在经济利益与国家日益增长的区域秩序塑造角色之间的平衡。
随着澳大利亚细化其对华政策,挑战在于如何在务实的经济互动和地缘政治的前瞻之间维持此种平衡。
在贸易政策之外,王部长呼吁更加独立的外交政策。
她强调了互相理解的重要性,并指出:“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哪些方面达成共识,在哪些方面存在分歧。
以往,接触不足,导致分歧未被很好理解。
而现在,我们必须确保在协议和分歧方面都保持明确。”
ACBC主席大卫·奥尔森对此表示认同,承认了关系的复杂性。
他指出:“在变化的世界中,两个国家必须不断修复和改善关系。”
他强调了维护澳大利亚竞争力的关键能力。
“能力不仅仅是资源和基础设施,”他进一步阐述,“还包括理解、创新和韧性。”
参加CND的200多名代表,来自企业、个人和行业机构,表现出了谨慎的乐观。
未来面临的挑战虽重,但机遇同样显著。
持续的企业对企业、人与人、以及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将是应对这一重要复杂关系的关键。
奥尔森指出,能源、数字创新和可持续农业等领域是两国未来的基础。
他特别提到绿色通道倡议,通过该倡议,澳大利亚和中国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转型期间设定新的全球标准。
王部长也提到了关于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的进一步合作正在进行的讨论。
我与来自双边贸易、专业服务以及行业机构的代表进行了交谈,发现跨境贸易和投资仍然存在持久挑战。
尽管中澳自由贸易协定(ChAFTA)仍然是经济关系的基石,但许多人强调,稳定的双边关系在促进贸易和投资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对于中国公司而言,澳大利亚继续是一个重要的平台,特别是在电动车(EV)等关键领域,作为通往全球市场的跳板。
对于主要的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来说,澳大利亚是获取国际市场的关键,获得安全和数据管理方面的关键认证。
在澳大利亚的成功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全球扩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一些人对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格局表示担忧,这种格局加剧了对尤其是关键矿产等敏感领域外国投资的审查。
这些资源曾经由市场动态主导,现在却处于地缘政治的竞争中心。
这引发了资源民族主义的上升,给澳大利亚作为这些重要材料主要生产国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随着美中竞争的加剧,关键矿产已成为经济和军事策略的核心,使澳大利亚在这一战略竞争的最前沿。
在这一复杂局面中,如何应对将考验中澳关系,尤其是围绕外交和贸易政策。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澳大利亚投资环境常常存在误解。
他们意识到需要采取更加战略性的方法,与当地澳大利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以适应监管环境,和协调商业实践。
长期投资战略、社区参与及遵守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要求,包括对土著权利的重视,对希望在澳大利亚成功的中国企业而言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一关键时刻,澳中关系的未来道路需要细致入微的理解、互相理解以及在分歧中寻找共同点的承诺。
在这一变化的局面中,建立中国能力和促进合作,将对确保澳大利亚的未来繁荣至关重要。
通过在经济利益与地缘政治现实之间取得平衡,澳大利亚可以确保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并塑造区域和全球的权力动态。
今天所做的决策将对国家的经济韧性及其在演变中的世界秩序中的角色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