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eastasiaforum.org/2025/04/11/cook-islands-china-deals-make-waves-in-the-pacific/
库克群岛与中国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联系代表了区域地缘政治的关键转变,影响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
这是一个常常被视为主要大国战略竞争的平台。
传统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视为区域内的守护者和外部影响力的制衡力量,
但尽管与太平洋岛国有着悠久的关系,它们似乎并未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存在。
2025年2月,库克群岛与中国签署了多个协议,包括一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这些协议凸显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所特有的基础设施投资的更广泛模式。
由此产生的项目,从交通网络到电信发展,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它们旨在深化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库克群岛是与新西兰自由联邦的自我治理区域。
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可能为库克群岛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但也可能造成依赖,
从而削弱当地的主权和决策能力。
随着中国通过经济纠缠增强其影响力,
库克群岛可能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张义务的网络,
其利益越来越与北京的利益对齐,而不是其传统盟友的利益,
改变了该地区的地缘战略平衡。
历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南太平洋的参与主要集中在发展援助、安全合作和文化联系上。
但在面对中国积极的外交和经济战略时,这些方法正变得过时。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国内的政治环境限制了它们的应对能力。
在澳大利亚,国内气候、移民和经济优先事项将重点转向南太平洋关系。
尽管澳大利亚政界人士公开倡导加强在区域事务中的参与,
但在面对更加紧迫的国内问题时,
经常很难激励足够的公众支持来反制中国影响。
在新西兰,公众情绪和与库克群岛的历史关系也在发挥作用。
由于共享公民身份和文化联系,新西兰与库克群岛的紧密关系,
使其难以对北京采取对抗立场。
尽管新西兰对中国的影响表达了担忧,
但它往往以一种父权主义的态度来处理这些问题,
这种大哥教训孩子的姿态,
限制了它在与太平洋国家谈判时的战略杠杆作用。
太平洋岛国常常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施加影响感到不满,
认为这是一种残余殖民态度。
这些太平洋国家的许多精英认为,鉴于中国的崛起,
他们不应该将未来完全寄托于西方。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重返白宫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论点,
即中国更是一种机遇而不是威胁。
如果中国构成威胁,
那是一种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南太平洋霸权的威胁。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在应对一个由多边框架定义的地缘政治格局,
这些框架可能并不有利于单边或强烈对立的方式。
根深蒂固的盟友关系,以及对太平洋岛国论坛等框架的承诺,
常常减缓快速反应的措施。
挑战在于,平衡传统的外交参与与有效的反击中国的战略,
同时确保地方自治和代理权受到尊重。
随着中国在太平洋深入其关系,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角色风险渐趋反应性,而非前瞻性。
随着小国利用与多个重要大国的关系谋求利益,
权力动态必将发生改变。
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可以作为库克群岛在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谈判时的筹码,
从而削弱传统的权力等级。
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表示,他希望新西兰与库克群岛关系的“重置”。
新西兰希望库克群岛“正式重申”双方关系的共同责任和界限。
此外,新西兰与库克群岛应签署一项新的自由联邦协议。
旧的协议在今天的世界中已经不再适用,
小型太平洋国家可能拥有更强大的主张权来促进其利益。
最重要的将是新西兰愿意以平等伙伴的身份进行谈判,
而不是将库克群岛视为其势力范围。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必须在强调共同利益、发展和尊重主权的条件下与太平洋岛国接触。
澳大利亚资助一支巴布亚新几内亚队参加国家橄榄球联盟,
以及由澳大利亚主导并资助建立的太平洋警务倡议,这些
都是旨在增强该地区警务能力和协调的努力,
以此方式反制中国的影响。
尽管太平洋岛国在应对高成本和低效率的货运时苦苦挣扎,
但澳大利亚在解决物流这一关键领域上仍显得迟疑。
澳大利亚应考虑牵头和共同拥有一家地区航运公司,
以应对这一挑战。
在这一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
如何应对将决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南太平洋的地位,
同时也影响着大国竞争的更广泛动态。
中国在库克群岛的影响力增强,
标志着南太平洋地缘政治的潜在变革时刻,
这要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适应这一新现实。
中国在南太平洋的扩展与其在经济方面对小国施加影响的更广泛战略是一致的,
利用经济激励作为诱因。
太平洋岛国以前自动转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寻求指导的时代已经结束,
堪培拉和威灵顿的决策者需要认识到这一变化。
他们必须在主动回应中国的行为,而不仅仅是被动应对的同时,
承认地区权力动态已经发生根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