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johnmenadue.com/does-china-really-want-to-invade-australia/
中国可能入侵澳大利亚的想法是一种荒谬的观点,这种观点在某些澳大利亚媒体中被推广。
例如,2023年初,澳大利亚天空新闻发布了一部长达一个小时的纪录片,声称中国的“侵略”可能会引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
这可能与美国国会设立的15亿美元基金有关,该基金旨在贬低中国的形象,其中包括5亿美元用于媒体机构制作批评中国的报道。
然而,2024年洛伊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影响力依然显著;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亚人认为中国在未来20年内将成为“军事威胁”。
以下是一些明显且证据充分的理由,表明这一入侵澳大利亚的想法只是反华宣传,中国入侵澳大利亚的可能性极小:
澳大利亚面临陆地入侵的风险很小,这一点在2023年初的《澳大利亚国防战略审查》中得到了前国防首席安格斯·休斯顿的确认。
实际上,澳大利亚更有可能与美国一起入侵中国,这通过澳大利亚试图获取长程军事导弹来攻击中国间接证实了。
中国的确建立了强大的军队,能够与美国军队相匹敌,但众所周知,它的军事力量主要是为了中国的自卫和生存,尤其是为了应对潜在的美国霸权的入侵。
正如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所言,中国人从过去150年的西方强权的羞辱中吸取了教训,必须拥有强大的军队来保护自己,以免历史重演。
中国也从历史中学到了不应在远离祖国的地方打仗。
新加坡前联合国大使基绍尔·玛哈布尼的话总结道,“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形成了一种战略文化,劝告中国不要在遥远的地方打击不必要的战争。
因此,尽管中国在世界上的战略重心和影响力将显著增长,但它不会表现得像一个好战和挑衅的军事大国。
有关中国入侵澳大利亚的信念之一是认为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充满渴望。
这一观点的出现,仅仅是将中国与掠夺他国资源的霸权美国和西方世界放在同一水平上。
这一假设完全忽视了中国6000年的历史,说明中国绝非如同霸权西方那样。
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儒家式的,更倾向于尽可能避免军事手段。
中国军事战略大师孙子所言的“无需斗争而制服敌人是最高的技能”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这一点也被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和政治战略家亨利·基辛格的扭曲认可。
正如他指出的那样,中国的战略思想者寻求避免直接冲突,并重视通过心理优势取得胜利。
例如,中国并不是通过对抗的方式,而是试图将南海岛屿争端各方摆上谈判桌,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从其近期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的非侵略外交政策依旧保持不变。
中国超过30年来没有越过国界开火,此外,中国也不是在输出其专制政府。
原因很简单;与美国精英认为大家都应该接受美国价值观才是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想法不同,中国认为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体现中国价值。
基绍尔·玛哈布尼在其《中华人民共和国赢了》一书中指出,尽管过去两千年有许多战争发生,中国并非扩张主义者。
如果中国文明中有任何军事化的倾向,那早在历史早期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尤其是中国的郑和海军,远航遍及广阔的海域,他的舰队规模远大于哥伦布的“圣玛丽亚”(长约85-90英尺)。
他本可以占领他访问的任何地方,但他并没有这样做。
儒家思想承认人民有权推翻任何暴虐的统治者,孟子和像荀子这样的学者也确认无能的统治者应该被替换。
中国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在1974年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中重申了这一点。
这一原则在中国社会中降低了统治者产生侵略意图的风险。
中国高度成功的“一带一路”倡议也表明,中国扩展全球地位的方程是通过双赢的贸易交易,而不是发动破坏性战争。
中国非常清楚,西方抨击所产生的粗暴剥削会让许多贫困国家的经济受到重创。
很明显,对于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来说,澳大利亚距离中国太远,根本不可能成功地被中国入侵。
尤其是在中国的飞机必须绕过印度尼西亚的空域情况下,更是如此。
如果以上十个理由还不足以使我们信服,那么我们可以放心,即使是北澳大利亚的大量盐水鳄鱼也足以将所有踏上其海岸的中国士兵吞没。
考虑到玛丽河鳄鱼的游泳速度可达每小时28公里,并能在一秒钟内发起6至7米的攻击,这恐怕是很难对任何入侵者产生任何威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