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文夺得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单打网球金牌

图片源于:https://sports.yahoo.com/zheng-qwinen-wins-chinas-first-162344313.html

中国的郑钦文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单打网球决赛中以6-2、6-3战胜克罗地亚选手多娜·维基奇,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运网球单打金牌的中国选手。

这场比赛于8月3日在法国巴黎罗兰·加洛斯体育场举行。

比赛开始时,在菲利普·夏提尔球场的各个角落里,观众们纷纷高喊“加油!”

这个词在普通话中意味着“加油!”意思接近于“来吧!”当郑钦文的对手维基奇将回球打出界外时,这种呐喊声再次响起。

这种呐喊声在郑钦文的比赛过程中频频出现,每当她表现出色时,观众们欢呼声此起彼伏。

郑钦文用她强大的发球和底线击球在这场比赛中展现了她的统治力,这也是她在半决赛中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伊加·斯瓦泰克时所展现的。

“我一直希望能成为能够激励年轻孩子们的亚洲人,让他们更加喜欢网球,因为网球是一项非常棒的运动,尤其是对于女孩。

你需要战斗,需要力量,需要速度,”郑钦文表示。

“获得这枚金牌后,我觉得我终于可以更轻松地打网球。”

郑钦文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她的世界排名已达到第七。

在今年一月的澳大利亚公开赛上,她曾获得亚军。

但是,这次胜利可能会让她在国内成为真正的明星。

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李娜是唯一一位赢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中国球员,分别在2011年法网和2014年澳网夺冠。

她在儿童时期就是郑钦文学习这项运动的灵感来源。

“我一直羡慕那些创造历史的人,比如李娜。

无论如何,她始终是第一,因为她是第一位赢得大满贯的亚洲球员。如今回想起来,我也是第一位赢得奥运金牌的亚洲球员,我创造了历史。

不过,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获得大满贯始终是我的梦想。”

奥运会的网球比赛在罗兰·加洛斯进行,该场地每年主办法国网球公开赛。

斯瓦泰克是四届该比赛的冠军,包括过去三年,她在对阵郑钦文的半决赛前在罗兰·加洛斯保持着25场不败的纪录。

然而,斯瓦泰克在本场比赛中最终获得了铜牌,并在颁奖仪式上和郑钦文及维基奇合影。

维基奇是一位28岁的选手,世界排名第21,在温布尔登草地赛事中刚刚晋级半决赛。

她在那次比赛中感到疲惫,以至于考虑是否退出奥运会。

“我手臂疼,脚踝疼,还生病,所有的事情接连发生。”

但是在巴黎,维基奇找到了状态,包括击败了美网冠军科科·高夫。

但在决赛中,她似乎已经筋疲力尽,常常弯腰靠在球拍上。

郑钦文最自豪的,是她在比赛中的耐心和在各个回合之间的心理素质。

“如果你谈论击球,我的失误比维基奇更好,我对此很清楚。

但是在决赛中,胜利不仅仅取决于击球。”

在第一盘郑钦文强势破发并取得领先后,她在第二盘开局以2-0领先。

这时,维基奇奋起直追,偷走了郑钦文一个发球局,并打成2-2平。

但在裁判埃娃·阿斯德拉基-穆尔要求观众在击球时保持安静后,郑钦文重新控制了比赛,以5-3领先。

当她用一记重击结束比赛时,郑钦文滑倒在红土上,从看台上拿起一面中国国旗,像披风一样披在身上,接受了观众的欢呼。

郑钦文在新闻发布会上不止一次地提到李娜。

她还表示,自己非常欣赏已经在2022年退役的20届大满贯冠军罗杰·费德勒,通过研究他的比赛来学习技术和战术:“他的打法非常优雅。”

而且,郑钦文特别感谢了自己的父母。

在她7岁时,父母开始培养她的网球事业。

母亲在郑钦文12岁时辞去了工作,以便确保她能吃好和睡好。

她的父亲则总是严格要求她,即使在春节期间(全家休息的日子),也会带她去跑步。“但我,当时没有休息。”

“我今天的成功不仅仅是我的成功,很多功劳都归功于我的父母,”郑钦文说。

“他们教会了我如何保持纪律,教会了我如何专注于自己的梦想,始终相信我。”

在这场决赛中,郑钦文展现出了超凡的能力与决心,她的这枚金牌无疑会激励新一代的年轻运动员。

中国的网球事业在她的努力下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Xu Wei

Xu Wei is a cultural correspondent with an insatiable curiosity for the arts and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the cultural tapestry of the Chinese-Australian community. Xu's articles offer a celebr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showcasing the unique blend of traditions that enrich the arts scene. His work not only entertains but also educates reader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