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大熊猫面临更换,或引入新伴侣

图片源于:https://www.theguardian.com/australia-news/article/2024/jun/12/panda-diplomacy-chinese-premier-li-qiang-could-announce-two-new-rare-bears-for-australia-during-state-visit

中国总理李强预计将在周末访问南澳州时对稀有大熊猫的未来作出宣布。

2009年,汪汪和富妮抵达阿德莱德动物园,十年的合同将延续到今年年底。 但年复一年,这对著名的羞涩动物未能繁殖成功。

不过,他们的工作并不仅限于繁殖。 它们还是“熊猫外交”的一部分,是野生动物保护的公关活动。

南澳州动物园首席执行官伊莱恩·本斯特对ABC阿德莱德表示,讨论中的选项有 “我们不再能在阿德莱德饲养大熊猫、继续保留汪汪和富妮,或者汪汪和富妮返回中国并引进一些新大熊猫”。

“我们仍在进行这些讨论。 我们的首选一直是希望能在阿德莱德保留大熊猫。” 她表示。

南澳州动物园未进一步接受采访,但本斯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她“对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关于阿德莱德动物园大熊猫未来的持续谈判感到鼓舞”。

汪汪和富妮都接近20岁。 23岁的熊猫是已知妊娠最大的年龄。

在周二,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表示,他不想提前做出决定,但他的政府是“支持熊猫的”。

“我们喜欢熊猫,我认为澳大利亚人也是,”他说。

在三月,外交部长佩妮·黄似乎支持当地报道称,澳大利亚不会没有熊猫,称“在阿德莱德动物园大熊猫可能继续存在的报道”。 她的评论是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晤后发表的。

李强将在本周六至周二访问澳大利亚,贸易问题可能成为热点话题。 这是自2017年以来中国总理第一次访问,阿尔巴尼斯表示,这是稳固常常紧张关系的一步。

去年年底,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表明,大约有63只大熊猫被借给19个国家。

所谓的“熊猫外交”使中国能够通过借出动物(收取费用)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或通过将它们带回国表达不满。

目前在中国野外大约有1900只熊猫,较1980年代的约1100只有所增加。 这一改善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状态从濒危提升为易危。 熊猫仍然易危的原因之一是它们繁殖的困难。

繁殖窗口每年大约只有一天半。 在圈养环境中,常常使用人工授精,但在阿德莱德却未能成功。

当富妮攀爬树木时,大家的希望也随之升高——她随后下来的行为意味着她准备好了。

汪汪会做“熊猫扭臀舞”,在树上喷洒气味。

富妮经历了多次假怀孕。 怀孕非常难以确认,通常要在临近分娩时才会察觉,但有时熊猫会表现出所有怀孕迹象的假象。 有时它们还可能吸收一个胎儿,如果有环境压力的话。

世界自然基金会-澳大利亚的代理首席保护官达伦·格罗弗表示,熊猫在圈养中“异常困难”的繁殖。 虽然它们是孤独的动物,但雄性在雌性的繁殖窗口开启前的几天或几周内会聚集在一起。

“它们互相打斗,幸运的胜者随后去和雌性繁殖。 所以对于雄性来说,这可能会激发一阵强烈的睾丸素。如果你是圈养下唯一的雄性熊猫,你就没有这种触发器。”他说。

“他们尝试过让饲养员穿上熊猫服装,但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它们是强壮的动物。

“没有这种互动,这种争斗,单一的雄性熊猫可能没有任何繁殖的意愿。 他可能就只是坐着,吃竹子和睡觉。”

熊猫在1960年代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当时就出现了一只熊猫前往伦敦动物园的早期熊猫外交。 这只不太知名生物的宣传效应巨大,熊猫因此成为保护的代表性符号。

格罗弗表示,尽管繁殖困难,但在动物园内饲养熊猫可以提高公众对它们面临威胁的认识。

“如果熊猫能够用来在不同国家之间建立和平关系,那也是一件好事,”他说。

“但最终你希望的还是熊猫的保护。”

Ma Lin

Ma Lin is a sports journalist with an infectious enthusiasm for the world of sports. His coverage extends beyond the play-by-play to delve into the personal journeys of athletes and the broader impact of sports on society. Ma's vivid reporting captures the excitement of the game while fostering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role of sports in cultural exchange.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