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scmp.com/week-asia/opinion/article/3303183/rise-china-and-retreat-us-new-global-empire-takes-shape
在下周博鳌论坛的两篇评论的第一部分中,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基恩提出了对特朗普政府引发的全球动荡的非传统解读。
他认为,“让美国再次伟大”并不是恢复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推动,而是一个正在退却的帝国所面临的标志,而现在这一帝国面临着一个复兴的中国——这是自18世纪末以来最重要的经济、外交和地缘政治威胁。
有句古老的中国谚语:当变革的风吹来时,有些人筑起墙壁,而另一些人却建起风车。
这句谚语在我们身处的风雨飘摇的时代显得尤为贴切,现今世界正在经历着一种奇特的分化——中国这个强大的新帝国的崛起,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以及全球帝国美国的围墙式撤退与退却。
理解这些塑造世界的动态应该是每一个思考者的首要任务,然而这一任务却受到许多虚张声势、喧嚣的宣传和虚假信息以及——奇怪的是——普遍支持特朗普总统对美国复兴和伟大的主张的观点的阻碍。
确实,特朗普支持者和观察者对美国在全球角色上处于困境的预言都让人感到不安。
但即便是对这位新总统的喧嚣和奇怪的行政命令(例如“风车”的禁令)感到疑惑或 outright hostile 时,他们仍然明示或暗示地承认了特朗普的信念,即尽管美国最近有所衰退,依旧是全球主导力量,并将持续这种地位,得益于特朗普政府的坚决领导。
特朗普最近的胜利被解读为他所期待的消息,而这被呈现为对渴望扭转美国衰退的热情的胜利,特朗普在2025年就任时声称,伟大的美国即将迎来一个灿烂的新“黄金时代”,证明这个国家是地球“最强大、最受尊敬”的国家。
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问题在于它对美国在过去四十年间如何浪费其全球霸权,以及如何为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崛起提供资金的盲目。
美国的衰退并非最近的事件。
无视对普京的讨好和对俄罗斯的让步,想想那些灾难性的军事干预、失败的战争、愚蠢的外交以及谎言,想想那些对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玩弄,想想如今对“倒退”的美式自由民主制度发出的嘲笑和嘲讽。
那么我们再想想一个历史的讽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承认以及美国在其广泛的改革中所做的物质贡献共同促进了中国的回归,经过两个世纪的压迫,再次回到了全球显赫的地位。
结果是?美国的做法实际上助长了中国的崛起,技术上讲,中国不再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大国”。
它正在迅速崛起为一个全球范围的帝国。
如果我们以帝国为名,意味着一个超大的国家,其经济、政府、外交、文化和军事权力超越并扩展到国境之外,那么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正如我在即将出版的《中华银河帝国》中详细阐述的那样,中国正迅速变成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帝国。
不仅这个新崛起的帝国对美国全球霸权构成了严峻挑战,而且它也是一个更为强大和决心十足的竞争对手,远比苏联曾经所带来的威胁更为凶险。
新的中国帝国实际上是自18世纪美国作为一个共和国建立以来,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地缘政治威胁。
中国的风车在美国的墙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但在“让美国再次伟大”信奉者的贬损言论和悲观预测中,你几乎无法察觉到这一点。
对于中国帝国野心的东方主义无知与拒绝是这些人信仰美国优越感的潜在基础,所以让我们考虑一些最重要的证据。
根据总资产计算,全球四大银行均为中国银行。
中国已经超越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背后支持其的金融服务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中国正在引领对以美元为主的全球金融体制的反抗;在2023年中期,人民币首次在中国的跨境交易中超过了美元。
到2024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接近一万亿美元——美国自1975年以来就没有享受过贸易顺差。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拥有一半的世界专利。
尽管美国主导的通过征收关税、抵制其产品与服务,以及禁止销售和进口新通讯设备(如华为、中兴等)来“脱钩”的努力,中国经济与以前的苏联不同,依然是一种开放的政治经济模式,巨型企业与大政府相 entwined。
这是一种新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它吸引着来自空客、丰田、德国化工巨头拜耳和新加坡OCBC银行及锂离子电池制造商Durapower Holdings等大型外国公司的大量投资。
与此同时,中国的制造业生产占全球三分之一,超过美国、日本、韩国以及英国的总和。
中国是欧盟和印度在商品上的主要贸易伙伴。
它在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非洲的投资和贸易处于主导地位;在拉丁美洲,自西班牙帝国解放两个世纪以来,像智利、厄瓜多尔、乌拉圭和哥伦比亚等国正在逐步靠近中国。
2023年中期,人民币在中国的跨境交易中首次超过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生命预期在经历了和西方百年前相似的低水平后(2022年为78.6年,相比1962年的51岁),已经大幅提高,甚至超过了美国的生命预期;在美国,健康寿命正在下降。
而在中国的四亿中产阶级中,这一数字甚至更高,他们是“适度繁荣社会”国内推动的受益者。
对于他们而言,全球化的扩张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的中产阶级忠于体制,受着住房、汽车和财富梦想的驱动,频繁光顾购物中心,巧妙地听从家庭的节奏——跟随党,但也要听从妻子的声音,成为了一句流行的笑话。
这一新兴中产阶级的社会重要性由于海外留学和国家在高等教育上的巨大投资得到增强:过去二十年内,这一投资几乎增长了十倍。
如今,中国生产的STEM毕业生数量超过了印度、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加拿大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