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在澳新之间进行军演引发澳大利亚警觉

图片源于:https://www.lowyinstitute.org/the-interpreter/awful-lawful-china-s-australia-flotilla

最近,澳大利亚人被中国海军日益增强的蓝水海军能力敲响了警钟,因为一支中国海军编队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海域进行了多次未公告的实弹演习,然后几乎环绕澳大利亚大陆返回。

尽管国防分析家早已警告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及其对澳大利亚安全利益的潜在威胁,但这一事件仍然令许多澳大利亚人感到惊讶和不安。这引发了几个关键问题:这一部署及其演习是否标志着中国海军的真正进步?它对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构成了怎样的挑战?应对此携带哪些对策?

这支海军编队——更不用说可能后续出现的以航母为中心的更大编队——正是AUKUS潜艇计划必要性的证明。

关于第一个问题,答案非常明确:对于那些关注中国海军力量发展的人来说,这个答案是“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现在是全球舰船数量最多的海军,配备了先进的蓝水战舰以及所需的辅助舰艇,能够在远离国内的海域持续作战。

它在过去十五年中持续保持海军编队在太平洋以外的战略部署,并且间歇性地将海军编队部署到波罗的海和阿拉斯加水域等远离本土的地方。

如今,从各个指标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主导的海洋力量,除了纯粹的海军吨位(美国海军的舰艇平均吨位仍然更大)以外,其海洋利益已经是全球性的。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海军力量并不令人意外。

那么,中国在塔斯曼海的军事行动构成了什么样的挑战呢?

首先,这并不是法律层面的挑战。在国际法下,中国海军编队完全有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公海开展军事行动,包括实弹演习,无论这对两国来说有多么令人不安。

国家舰艇在国家专属经济区(EEZ)内自由活动的权利同样存在,尽管有些人对此存在误解,包括中国自己,它经常干预外国的空中和海上行动。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进行的并不是航行自由行动(FONOP)。美国海军进行FONOP时都有具体的理由:挑战其他国家不符合国际海洋法的过度海洋主张。并且,这种挑战不仅限于对抗者,有时甚至会对盟友和伙伴进行,例如近几年针对台湾和日本的FONOP。

在中国的情况下,并没有针对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的海洋主张需要挑战,因此这并不是中国展示航行自由的行为,而是显示力量的举动。

尽管中国的海军行动在法律上是合规的,但其形式却不符合一个声称自己是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国家的应有举止(虽然它在决定何时作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时显得有些挑剔)。为了避免对民用航空和海上交通的风险,通常应提前宣布此类演习,而不是仅通过电台通知过往飞机。

无论如何,中国海军力量对澳大利亚安全的更大挑战在于长期潜在威胁——某天(尽管尚未发生)可能威胁到澳大利亚通往市场和资源的海上通道,从而对澳大利亚的经济福祉产生直接的强制力。

例如,中国与库克群岛的日益亲密关系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子,这些岛屿位于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至关重要的海上沟通线。

那么,该怎么办呢?首先,澳大利亚应该期待更多类似的事情。中国的海军力量和影响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上升,其全球海上行动的规模也将扩大。

其次,澳大利亚应继续投资于能够反制中国海军力量的海上能力——在AUKUS协议下提供的核动力快速攻击潜艇(SSNs)就是最好的例证。

尽管应对一支海军编队应该在澳大利亚现有的海军能力之内,但SSN号称是海上的“巅峰捕食者”,正因此,正是这种编队——更不用说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以航母为中心的编队——显示了它们的必要性。

在和平时期,SSN是监视这类编队行动而不被发现的完美工具;而在战争时期,SSN则是将其送入海底的最佳利器。

Liu Yang

Liu Yang is a political analyst whose incisive commentary and in-depth knowledge of the political sphere have made him a respected figure in journalism. His work provide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policy and governance, offering reader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lication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s. Liu's analytical articles are a staple for those seeking to grasp the nuances of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