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abc.net.au/news/2025-02-04/trump-tariffs-canada-mexico-china-trade-war-australia-impact/104890302
两周过去了,局势已经开始显现。
如果说金融界及大投资者们最看重的事情,就是唐纳德·特朗普在执政初期能够制造出更多的噪音而非实质性的波动的话,现实似乎正在与他们的预期背道而驰。
在去年12月中旬,德国德意志银行对全球主要金融机构进行了一项调查,询问他们对未来一年的担忧列表。
全球贸易战显然位居首位,因美国新总统可能会对贸易伙伴实施关税而引发的紧张局势便是首先的担忧。
紧随其后的是全球股市的暴跌,原因是股市已经被推至高位,转瞬即可能发生重大下滑。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目睹了这两点的初步发生。
许多人认为,新总统将会利用关税威胁,长期施压对手,以使其屈从于美国的意愿。
然而,他却直接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向加拿大及墨西哥等美国的主要盟友发起了关税冲击,而非先向中国——他在竞选期间主要的“敌人”。
特朗普对加拿大的指控正是归结于其资源丰富、邻近美国,却不愿意接受成为美国第51州的建议。
而对墨西哥的指控更是针对他在首个任期内未能完成的“筑墙”目标。
特朗普对这两个国家的25%关税旨在针对美国因芬太尼流行而产生的危机问题,然而美国缉毒局却已确认芬太尼的源头主要是来自中国和印度。
既然中国的关税仅为10%,而印度则完全逃过一劫,这显然说明特朗普的这番措施与毒品贸易几乎没有关系。
在堪培拉,澳大利亚人对此感到一丝松了口气,认为自己没有被征收额外税负。
然而,市场对此反应强烈,股市基准在早盘交易中下跌2%,几乎没有恢复,同时澳大利亚元也跌至四年来的低点,勉强保持在0.61美元以上,自11月以来跌幅接近10%。
分析人士表示,股市出现修正(即从前期高点下跌至少10%)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虽然政府部长们继续指出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长期存在贸易顺差,但这种论调却显得苍白无力。
实际上,新总统显然对旧有的盟友关系管理不甚在意。
而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使得澳大利亚势必受到影响。
中国占据了澳大利亚总出口业务的三分之一,每年向中国出口约2200亿澳元的铁矿石、天然气、煤炭及农业产品。
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
正如中国是我们最大客户一样,北京最大的市场则恰好是美国,年均向美国出口超过5500亿美元的制造商品。
中国经济曾经的“奇迹”与一项结构性缺陷密不可分:这意味着它过于依赖于出口。
一旦贸易受到制约,将会对中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而这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国家收入及生活水平。
正如特朗普所施加的关税,显然将影响到美国以外的多国经济。
特朗普认为,他能够靠对外国实施额外关税来替代征收所得税,以此铺垫他所设想的新“黄金时代”。
但他的这一想法显然存在重大误判。
对于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这些额外费用最终只能由美国的企业或个人承担。
如果他们不将额外的费用转嫁给消费者,那么其利润必然会受到挤压,企业的应对选择无非是寻找其他供应源或加价,以弥补其损失。这一过程将会抑制国内和中国的需求。
从本质上说,特朗普可能已经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这无疑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并排除了进一步降息的可能,塑造出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间的对峙局面。
征收的关税将在进口食品、电子产品、重工业设备、建筑材料、半导体、医疗产品、农村产品,乃至可再生能源部件上面普遍生效。
而澳大利亚的主要出口则包括铁矿石、气体和煤炭等基本原材料,以及农业产品和教育等服务。
在这种时机下,发生关税争端的影响无疑将被放大。
目前的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自我施压经济下行,对其发展前景的影响尤为透彻。
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所称,过去数年的“去杠杆化”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尤以住宅建设负担最重,这为全国的失业率推高且不再披露青少年失业率数据。
与此同时,通缩现象也愈发严重,持续的利率下调和一系列低于预期的刺激措施也直到最近才开始见效。
特朗普关于对中国惩罚措施的具体计划一向模糊,选举前他曾提及过100%的关税,之后将其缩减至60%的可能性。
显然,关税的提高将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后果。
《经济学人》智库最近对此进行了一番评估,认为20%的关税增加至少会在未来两年内让中国GDP下降0.6%。
而如果施加60%的关税,可能使增长降低2.5%,对中国正重面临的经济危机造成重大冲击。
《经济学人》认为,中国或许会选择温和而有针对性的报复,更多依靠非关税的措施,因为他们考虑到关税只会加剧本国的经济压力。
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的强势胜利似乎使他决定不再单纯虚张声势,而是通过贸易制裁开始付诸实践,以中国作为首要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与这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将接受严峻考验。
不久之后,我们可能不得不在两者之间持有选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