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aspistrategist.org.au/chinas-latest-unsafe-interception-at-sea-was-no-accident/
2023年5月4日,中国J-10战机在黄海拦截了澳大利亚HMAS霍巴特号驱逐舰上的MH-60R海鹰直升机,战机在直升机的航线上投放了信号弹,危及了直升机及其机组人员,澳大利亚国防部表示。
在短时间内,国防部迅速发表声明,谴责中国对澳大利亚军事资产的最新骚扰,称这一行为不安全且不专业。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则表示,这种行为“完全不可接受”。
首先,对于在中国海域周边进行的例行和合法军事行动中,必须对这种行为予以强烈回应。官方沉默将可能被视为对重复不当行为的默许。若政府吸取了这一教训,尤其是在面对中国对HMAS图温巴号驱逐舰潜水员使用声纳脉冲的危险行为后受到的批评,那么这是值得称赞的。
然而,这仍然留下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中国武装力量会持续这种危险和挑衅的行为?尽管与澳大利亚的外交关系有所改善,并且美国及其伙伴国努力与他们探讨安全军演的协议,他们依然如此行事,理由何在?
中国一贯否认其在与外国军舰和飞机遭遇时的无责任行为。在这一事件中,中国声称,“一架澳大利亚军事飞机故意在靠近中国空域的范围内飞行,构成挑衅,危害中国的海域空中安全”。然而,安全事件的清单如此庞大,以至于不得不证明这是中国方面故意和有组织的骚扰。
近期,来自中国的军事行为似乎更为有序。他们的单位在太平洋附近与美国部队附近的不安全行为频率有所下降。在最新事件发生前,中国海军司令胡中民在青岛主办了一次海军研讨会,与各国同行深化友谊,促进交流,增强互信。澳大利亚海军司令马尔克·哈蒙德也参与了此次活动。
然而,过去几个月,两艘澳大利亚军舰已卷入严重的事件中。今年5月,在澳大利亚现任劳动政府上任之际,一架皇家澳大利亚空军P-8A波塞冬海上巡逻机在南海遭到不安全拦截。声称这些事件是自发的或独立于中国军事指挥体系是不具可信度的。
在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强硬举动与外交“魅力攻势”的结合是常见的模式。印度和越南多年来也经历了类似的战术。因此,堪培拉不应对当前与北京关系稳定阶段中的强硬与温情并存感到意外。
这一战术让中国的对话者感到不安,害怕越过北京模糊不清的红线。面对这种霸凌行为保持沉默,只会使霸凌者更加得寸进尺。因此,澳大利亚对最新事件的快速、明确和适度的回应是令人鼓舞的。
中国的行为可能也有特定的动机。
第一个暗示是时间。这一事件发生在霍巴特号的海军司令哈蒙德在青岛呼吁其中国同行重视安全的几天后。
哈蒙德在会面期间提及了声纳事件。
第二个暗示是操作背景。澳大利亚军舰在东北亚部署期间,参与了对朝鲜的多国海洋执法行动,此项行动集中在黄海和东中国海。
去年10月,中国空军也曾不安全地拦截了参与类似行动的加拿大侦察飞机。
中国的具体目标是劝阻美国盟友继续对朝鲜实施实质性的制裁。这些受到禁运的物资通过中国流入朝鲜港口,包括通过海上转船运输。而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正日益紧密。
北京方面对于澳大利亚也有特定的动机。堪培拉应将此次侵略视为中国军方的一种显现力量的表现,表明在他们认为不欢迎的地方,他们能够让澳大利亚国防军感到麻烦——并且随心所欲地制造危险。
中国深知澳大利亚对军人安全和福祉的高度重视。这些事件累计起来考验了堪培拉在和平时期继续在中国海域周边活动的决心。
这一事件甚至可以被解读为对澳大利亚海军司令的个人斥责,因为其直接质疑中国军方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因此,政府应谨慎支持哈蒙德。同时,也要预防任何中国方面的误解,即堪培拉可以被迫停止防务行动,不仅是针对东北亚,还包括与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在南海进行更多的联合巡逻。
对北京而言,行动始终胜于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