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争议珊瑚礁的新主张意味着什么

图片源于:https://www.uow.edu.au/media/2024/drawing-lines-in-the-south-china-sea.php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在中国海南部的一个大型珊瑚环礁——斯卡伯勒礁周围宣布了新的“基线”。

通过这样做,中国重申了其对这一已成为全球热点的争议水域的主权主张。

这是对菲律宾在两天前实施新海洋法的预先计算的回应,此举旨在维护其对该礁及其他争议地区的主张。

这种法律上的相互对抗是中菲及其他国家在这一重要海域的主权和海洋争议的延续,该海域是全球贸易航运的主要通道,约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

菲律宾拒绝了中国的声明,称其违反了菲律宾“长期建立的对该礁的主权”。国防部长吉尔伯托·特奥多罗表示:

“我们所看到的是,北京日益要求我们放弃在该地区的主权权利。”

随着这些主张的紧张局势持续加剧,中菲两国在海上发生冲突的风险日益增加。

斯卡伯勒礁是什么?

斯卡伯勒礁在中文中被称为黄岩岛,在菲律宾则称为马辛洛克礁。

它位于南中国海东北部,距离菲律宾吕宋岛约116海里(215公里),距离中国大陆约448海里(830公里)。

在涨潮时,仅剩几座稍高于海平面的岩石,最高处只有3米。

而在退潮时,它是南中国海最大的珊瑚环礁。

中国声称对南中国海内的所有水域、岛屿、岩石及其他特征拥有主权,以及其所谓的九段线内的不明确“历史权利”,这包括斯卡伯勒礁。

近年来,该礁成为中菲之间冲突的频发地区。

自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阻止菲律宾渔船进入这里的宝贵泻湖。

这促使菲律宾在2013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将中国告上国际仲裁法庭。

三年后,仲裁法庭裁定中国对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冲突的海域没有历史权利。

法庭还认定,中国“非法阻止菲律宾渔民在斯卡伯勒礁开展传统捕鱼活动。”

中国拒绝参与此仲裁案件,并坚决驳斥裁决,称其为“无效”和“没有约束力”。

本月,中国做了什么?

中国宣布了围绕斯卡伯勒礁的领土主张的基点的确切位置,并附上了经纬度坐标,由直线连接。

所谓“基线”的声明是希望沿海岸声称海域的国家的标准做法。

基线是测量这些海域的起点。

一个国家的“领海”是从这个基线向外延伸的,最远可达12海里(22公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个国家在该海域内拥有完全的主权权利,包括海床、水域、空域及其中的任何资源。

各国希望其基线尽可能远离海,以最大化其在海洋区域的经济利益和执法能力。

中国也不例外。

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一样,它绘制了最慷慨的基线——直线基线。

这些基线可以连接遥远的岬角或其他沿岸突起,也可以简单地通过直线连接,甚至围住近岸的岛屿。

中国尤其喜欢直线基线。

1996年,中国在其大部分大陆海岸和南中国海的争议群岛——西沙群岛周围绘制了这些基线。

今年3月,中国在与越南的陆地边界附近的北部湾绘制了额外的直线基线。

中国声称这些行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然而,它在斯卡伯勒礁周围使用直线基线与国际法相冲突。

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围绕礁的基线有具体规定,而中国并未遵循这些规定。

我们通过卫星图像的审查发现,中国仅在两个方向上将其领海的外限推进了几百米。

这是因为其直线基线基本上紧贴着礁的边缘。

因此,围绕斯卡伯勒礁的新基线相对保守,并没有如美国所担心的那样大幅扩大所覆盖的区域。

中国的这一声明表明,它可能已放弃其对更大“近海群岛”主张的追求,称其为中沙群岛。

中国一直声称斯卡伯勒礁是这一更大岛屿集团的一部分,该岛群还包括完全在水下的麦克劳塞尔礁,距离西方约180海里(333公里)。

这引发了外界担忧,即北京可能会在整个岛屿集团周围绘制一条基线,声称所有水域皆为其独占使用。

南中国海仲裁法庭裁定,国际法禁止此类主张。

许多国家会因中国选择对斯卡伯勒礁进行如此小范围的主张而松一口气。

意义和未来的步骤?

然而,中国对该礁围绕的新基线的澄清表明,它可能在这里更加积极地执行法律。

中国海警已表示将加强对南中国海的巡逻,以“坚决维护秩序、保护当地生态和生物资源,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

鉴于围绕斯卡伯勒礁与捕鱼相关冲突的长期历史,这为更多对抗奠定了基础。

至于南中国海的最大“奖杯”——斯普拉特利群岛?

我们可以预期中国将继续向南方的这个岛群推进其长期的直线基线。

斯普拉特利群岛是一个包括150多个小岛、珊瑚礁和环礁的群岛,面积约240,000平方公里,拥有丰饶的渔场。

该群岛的主权不仅被中国声称,菲律宾及其他几个国家也对其提出主张。

这些国家可以预期将对中国试图围堵斯普拉特利群岛新基线的任何行为表示抗议。

Ma Lin

Ma Lin is a sports journalist with an infectious enthusiasm for the world of sports. His coverage extends beyond the play-by-play to delve into the personal journeys of athletes and the broader impact of sports on society. Ma's vivid reporting captures the excitement of the game while fostering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role of sports in cultural exchange.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