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aspistrategist.org.au/the-china-challenge-can-make-australia-more-cohesive-but-only-if-we-all-face-it/
在李克强总理本周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尽管进行了外交上的礼节交换,但中国希望破坏既有的自由秩序,并在该地区施加一种不同的秩序。
这种新秩序顶多会显著限制澳大利亚在直接影响我们主权的问题上的决策能力。
重要的是,联邦政府需要坦诚直接地向澳大利亚人民阐明这个问题。
信息需要明确:我们对中国试图永久重塑该地区的努力感到担忧,并认为在面对这一努力时不作为所带来的后果比采取行动更加严重,尽管这些“行动”可能会非常昂贵。
必须指出,这一判断的成本和后果将以某种方式影响所有澳大利亚人。
这一不可避免的信息需要公开传达,并且要用明确的语言表达。
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冲突的背景下,七国集团和乌克兰和平会议都在呼吁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李克强访问澳大利亚本是一个机会,可以恰当地解释中国所构成的挑战,这与我们所有最受信任的全球伙伴的立场一致。
然而,这并没有发生,澳大利亚政府选择淡化风险。
中国希望将讨论范围限制在一些可被其条款化的主题上,例如维持双边关系的来之不易的稳定和促进文化上的积极互动,而没有提及两国关系中真正的紧张源。
正如我之前在这个论坛上所论述的,如果领导人会议要有意义,就必须超越仅仅是展示照片和积极姿态的场合,这些姿态往往是以中国的利益为导向。
尽管在当下可能不太舒服,但坦诚地向中国和澳大利亚公众讲述我们在双边关系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唯一的可行选择。
李克强访问澳大利亚提供了特别的机会,因为它促使公众对澳大利亚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产生了更高的关注,这是在这个国家的政治讨论中并不常见的现象。
由于外部安全问题的思考和决策主要集中在堪培拉,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对有关我们外部安全挑战及应采取的措施的日常辩论感到疏远。
我们知道有一些人在为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已经习惯了信任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正如前国立评估办公室负责人阿兰·金耶尔在2017年所写,外交政策不容易讲述清晰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选民对其缺乏兴趣。
这种情况在几代澳大利亚政治领导人中享有一定的便利,甚至可以说是值得追求的,若他们诚实的话。
自冷战结束以来,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没有遭遇严重的外部威胁,使民主政治领导人能够主要集中于内部事务,并在很大程度上回避外部政策问题及国际事件的形势模式的公开讨论。
随着对中国威胁的感知不断增强,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促使澳大利亚公众和政治精英有必要和机会在更深层次上进行对话,讨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我们真实的价值观。
以此为例,寻求为国防需要的紧急重新思考提供理由,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工作可以做,向澳大利亚公众解释我们真正想要保护的对象。
对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来说,像“增强威慑能力”这样的术语几乎毫无意义,除非已然能够理解威胁的性质。
现实是,未来的澳大利亚政治领导人将被迫在外部和内部的要求之间做出更多权衡,而这并非他们的前任面临的情况。
如实反映我们现在的关切和判断,将为未来铺平道路。
这不仅仅适用于联邦政府。正如李克强的访问所展示,州政府在这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好坏。
虽然任何联邦体制的政府都有充分理由去阻碍州参与外部政策,但现实是,它们已经在其中发挥作用,需要被纳入到澳大利亚的这条旅程中。
如果我们的政府造成的任何真空只会被如中国这样的国家填满,进而使各州及我们所有人处于劣势。
如果州和领地领导人无法更全面地参与识别和管理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中的风险,那么我们都将面临巨大的劣势。
中国对不同行业和政府层级之间不一致或矛盾的发言非常敏感,并将利用这些不一致来取得优势。
话虽如此,联邦和州在对中国的态度上的更紧密协调仍需时间来逐步实现。
而且,这个过程需要透明的领导。
随着预计在未来国防需要上投入的巨额资金,以及越来越需要拒绝来自如中国这样的国家的短期资金注入,阿尔巴尼斯总理及其内阁有责任向澳大利亚公众解释为什么这些资金需要被花费。
澳大利亚政府需要承担这一公共沟通的责任,以免将战场留给一个愈加强势和专制的中国。
公众历史上对外事问题缺乏兴趣,但现在对相关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寻求指引。
让我们不要让其他国家来为他们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