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aspistrategist.org.au/chinas-big-new-combat-aircraft-an-airborne-cruiser-against-air-and-surface-targets/
单一航空器的速度、机动性、航程和隐身性仍然重要,但它们不再是空战的全部。
传感、处理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军事作战方式。
2023年12月26日首次亮相的中国成都J-36大型战斗机,旨在利用这些变化,并支持中国的战略目标:建立区域主导地位,包括通过武力吞并台湾的能力。
如果J-36能够超音速飞行而不使用加力燃烧,正如原型机的外形所示,那么每架飞机都能够比常规战斗机和轰炸机更快、更安全地进入和离开战斗,因为它们以亚音速巡航。
高度的隐身性将极大地帮助J-36突破防御。
超音速巡航还意味着每架J-36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进行更多的任务。
该设计的大型主武器舱能够容纳相当数量的空对地导弹,J-36可以对目标如空军基地、航空母舰和空中防御电池发起攻击。
凭借极高的速度和高度,J-36还可以比其他飞机投放更远的不昂贵的滑翔炸弹。
主武器舱的尺寸足够携带异常大的空对空导弹,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与敌机交战,包括关键的支援单位,如加油机和空中监视雷达飞机。
这些导弹的目标数据可能来自其他飞机、舰艇、卫星或地面来源。
这些导弹也可能在保持J-36安全的距离内发射,打击敌战斗机。
J-36本身可能会成为其他飞机和舰艇的目标数据源,利用大型的被动和主动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是此类尺寸飞机所能轻松携带的。
它们可能指挥与之同行的飞机。
在这一切过程中,它们将使用敌人难以探测的无线电链路。
称J-36为空中巡洋舰可能并非言过其实,这或许质疑了西方优先发展相对简单的战斗机的决定。
在关于台湾任务的背景下,中国主要的对抗力量是以美国为首的空中力量,包括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并得到日本、澳大利亚、台湾,甚至可能还有韩国等其他国家的支持。
来自中国对手的空中力量能够阻碍中国的海上和两栖行动,从而导致进展缓慢和伤亡增加。
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反空能力至关重要。
这正是美国所理解的中国的反介入和区域阻止能力,这包括地面防空武器、战斗机、空军基地攻击和信息领域。
要理解J-36的地位,首先要考虑中国当前的军力,其中成都J-20是尖刀。
J-20具有高速、隐身性以及作为战斗机的良好航程,但其武器舱限于短程和中程空对空武器。
与F-35类似,J-20在其前方区域之外更容易被探测。
在网络环境中,这成了更大的弱点,传感平台在侧翼可能无法很好地发射武器,但却可以将轨迹传递给能发射的单位。
长程的西安H-6战略轰炸机,被用作导弹发射平台,可以对西太平洋地区的空军基地发动攻击。
但是其作用仅限于最多六枚昂贵导弹所携带的战斗部,必须飞得足够远以保持其脆弱的发射飞机的安全。
J-36结合了速度和航程以及全方面隐身性。
潜在的内部载荷包括像PL-15这样的远程空对空导弹,而J-20无法内部携带。
更重的空对地导弹将瞄准空军基地和军舰。
它还可能支持通过准确且更具自主性的武器进行大规模精确打击,或者随着自主技术的进步,携带滞空弹药和干扰装置。
J-36的较小外舷武器舱可能容纳防御和支援武器,可能使用类似J-20侧舱的伸缩导轨。
前机身较大的透明侧窗可能是宽视野的被动警告和引导系统。
但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如果你想要在飞机上整合一个高能反导激光器,具有半球以上的火力范围,但又没有不隐身的炮塔,它看起来可能像那些透明的窗户。
一个单一的光学链可以给左右可调的头部提供指引。
速度不仅对生存能力有价值,尽管它确实侵蚀了导弹的拦截区。
即使是以1.8马赫超音速巡航,也能将飞行时间缩短一半,并显著提高相对于亚音速飞机的出击率。
美国在2000年代初考虑开发一种超音速打击飞机。
但在911事件后,F-35项目的成本使得一个高速项目无法获得资金。
一位诺斯罗普·格鲁曼的工程师在2001年早些时候评论道:“响应时间和每个目标杀伤成本是两个圣杯。”
超音速飞机体积庞大且复杂,但其出击生成率比亚音速替代品高得多,所需数量更少。
而且它可以利用廉价的非动力滑翔武器,在马赫2的发射下估计具有170公里的打击距离。
冲突一方的速度是一个重要优势。
如果J-36能够突破到对第二岛链的基地构成威胁,那么将迫使美国将B-21、B-52和其他高价值资产向后移动,从而减少美国的打击出击率和有效性。
同时需要记住的一个关键点是,J-36将是一个系统家族和能力网络中的一部分。
在假期季节出现的基于西安Y-20运输机的KJ-3000空中预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3年以来,中国生产了五种不同的空中雷达系统,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所有这些雷达系统都基于主动电子扫描阵列(AESA)技术。
中国还扩大了其角色,不仅限于将敌方跟踪数据前传给战斗机。
与旋转天线雷达相比,AESA雷达能够更快地更新跟踪,因此这些系统可以为导弹提供指导质量的中途更新。
与螺旋桨驱动的KJ-500相比,KJ-3000可以更快、更远地向前移动,以支持行动,同时可以飞得更高以增加传感器范围。
与KJ-3000协同作战,J-36可以在保持雷达静默的同时发射导弹。
如果其速度和隐身能力可以安全地接近敌人,J-36本身将能够为其他武器提供目标数据,例如H-6发射的导弹,这些导弹则将谨慎地待在其后方。
它还将是其他有人和无人机的指挥和控制中心。如果是双座设计,则第二名机组人员很可能是一个力量管理者。
至于J-36如何分类,太多人急于将其称为“第六代战斗机”。
“第五代”这个术语是由俄罗斯首次提出来的,并在2000年代初被洛克希德·马丁作为市场营销手段采纳。
洛克希德·马丁所称的第五代战斗机结合了超音速速度和机动性,以及一定程度的隐身性。
按照这个标准,成都J-20战斗机是第五代战斗机。
但这种“代数”分类误导多于启发,因为战斗机的设计并不需要且不必遵循离散的逐步特征组。
“战斗机”、“轰炸机”和“打击机”的定义变得越来越模糊。
大多数波音F-15战斗机,名义上是战斗机,实际上都是作为打击飞机生产的,而源于战斗机的苏霍伊Su-34也是同样的情况。
J-36被设计用于应对空中和地面威胁,其体积甚至比Su-34更大。
它的尺寸和飞行性能将其放入一个没有名称的类别中。
也许“空中巡洋舰”这个名称会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