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病毒在中国的分子特征:进化与重组的分析

图片源于: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veterinary-science/articles/10.3389/fvets.2023.1136855/full

新城疫病毒(NDV)是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病毒,其遗传多样性大,已广泛研究其肿瘤溶解活性和作为疫苗载体的潜力。

本研究调查了1946年至2020年间,在中国26个省收集的517个完整新城疫病毒毒株的分子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存在两个主要群体:GI,包含单一的Ib基因型,以及GII群体,涵盖八个基因型(I、II、III、VI、VII、VIII、IX和XII)。

Ib基因型在中国的分布占主导地位(34%),特别是在华南和华东地区,其次是VII(24%)和VI(22%)。

在这两类已识别的NDV毒株中,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的核苷酸水平显示出显著差异。

从对应基因的距离根据遗传多样性计算,显示基质蛋白(M)相对保守,而L蛋白的遗传稳定性最高。

进一步的,基因组相似性分析表明,F、HN、M和P基因序列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最低,而L基因呈现出最高的相似性。

这种差异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系统发育树的结果,即在每个群体中,Ib基因型显著庞大,反映了新的遗传重组现象。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NDV的潜在重组现象,尤其是在中国,重组事件的发生频繁。此外,系统发育地理网络分析发现,NDV似乎从2016年在湖南省分离的病毒株(MH289846.1)开始辐射。

我们还识别到了34个潜在的重组事件,其中大部分涉及VII和Ib基因型。

2019年分离的基因型XII重组体在中国南方出现,值得密切监测。

此外,疫苗毒株参与潜在的重组事件,暗示了疫苗施打后可能存在的免疫压力和新生毒株的形成。

因此,不可预测的重组对NDV致病力的影响,给NDV肿瘤溶解应用的安全性和NDV活疫苗的安全性提出了新要求。

综上所述,研究者们强调,伴随NDV疫苗株与流行株的共同感染,相关性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以便进一步探讨NDV疫苗与流行毒株之间的关系。

Sun Jing

Sun Jing is an award-winning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whose fearless pursuit of the truth has brought critical issues to the forefront of public discourse. Her exposés have prompted policy changes and have held those in power accountable. Sun'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uncovering the facts has solidified her reputation as a pillar of journalistic integrity.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