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theconversation.com/its-hard-to-tell-why-china-is-targeting-australian-wine-there-are-two-possibilities-144734
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产业展开了反倾销调查,造成该行业及其相关领域的震动。
反倾销规则广泛禁止生产商以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销售商品。
中国的行业组织声称,过去四年中,中国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从约75%下降至不到50%。
它表示,澳大利亚葡萄酒以倾销价格在中国市场销售是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
该组织请求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高达202.70%的反倾销税,这将使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售价增加三倍。
自2019年以来,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澳自由贸易协议下享受零关税。
在过去的财年中,近40%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价值达11亿澳元)销往中国。
若这一提议实施,将有效排除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此次调查恰逢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程劲耿在四月的一次高调采访中表示,中国公众对澳方在多个问题上的立场感到“沮丧、失望和懊恼”,并可能抵制澳大利亚的商品和服务。
这些问题包括澳大利亚对中国冠状病毒疫情处理的调查请求、对香港新安全法的批评,以及禁用中国华为参与澳大利亚5G网络的决定。
反倾销调查的结果依赖于高度技术性的数据,往往需要通过分析机密商业信息来获取。
这一新的调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
首先是“以牙还牙”。
这是继澳大利亚对中国电缆、风电塔、玻璃、A4复印纸、化学品、农药、铝产品和钢材等发起反倾销措施后的报复行动。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数量多于对其他任何国家的数量。
中国外交部迅速表示,其行动是“正常的反倾销调查”。
该部可以发现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产业存在特定的市场状况,这一术语与澳大利亚在施加反倾销税时使用的政府干预和补贴有关。
但阻碍这种行动的是,中国投资者在澳大利亚葡萄酒厂的存在,这些酒厂通过自己的分销网络直接向中国销售。
制定不影响这些投资者的反倾销惩罚将会很困难。
其次,还有地缘经济因素的考量。
中国可能试图施加经济压力,以传达政治信息。
选择葡萄酒作为目标是一个精明的举动。
中国对葡萄酒的需求并不强烈,这一选择实际上可以打击澳大利亚强大的农业游说团体,而它们又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次调查紧随对澳大利亚煤炭、大麦和牛肉的制裁之后。
其目的是让受影响的行业及其工人施压澳大利亚政府,要求对华立场变得不那么对抗。
一种相关策略也可能是贬低澳大利亚的形象。
中国宣称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和牛肉是出于质量和卫生原因,这与发布旅游警告一起,都是让中国公民对澳大利亚产生负面情绪的手段。
现在很难确定该采取何种反应。
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是否仅仅是在表达对澳大利亚反倾销行动的不满,还是希望使澳大利亚在政治上变得更具可操作性。
每种情况都需要不同的应对措施。
反倾销调查可能需要长达18个月的时间,就如同对澳大利亚大麦的调查结果导致额外关税的情况。
双方都可能在这场漫长的争斗中遭受损失。
然而,中国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得煤炭、大麦、牛肉和葡萄酒,尽管这可能导致更高的成本或较低的质量。
中国也在试图多样化其铁矿石采购来源。
一个不便的事实是,澳大利亚经济更依赖于中国,而中国的经济则并不那么依赖于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