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与中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外交策略及其影响

图片源于:https://thediplomat.com/2024/06/australia-and-china-are-making-the-same-mistake-in-papua-new-guinea/

尽管澳大利亚和中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但两国主要与政治精英合作,疏远了新几内亚民众。

近期,巴布亚新几内亚与这两国的两项金融协议,表面上似乎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有利,实际上却揭示了该国政治和经济前景中的核心问题。

这两项分别与传统合作伙伴澳大利亚和新对手中国的协议,虽然对各方有一定的表面好处,但其细节却显露出所有国家都可能面临的风险。

在四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高层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期间,双方达成新的协议以改善巴布亚新几内亚对中国市场的准入。

特别是两项协议将允许巴布亚新几内亚直接向中国大陆出口未烘焙的咖啡和可可豆。

两国政府还承诺,将推进更广泛的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

巴布亚新几内亚外交部长贾斯廷·克拉腾科称这些协议为“巨大成功”,自豪地表示,这些协议将使“超过80%的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受益,并让农民实现自给自足。”

这一突破的地缘政治背景显而易见。

克拉腾科在发布会上明确指出:“我想借此机会向王毅外长重申,巴布亚新几内亚自1976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一直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在王毅的访问期间,中国与巴布亚新几内亚还签订了一项资金协议,以促进双方在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的合作,这继续了北京对巴布亚新几内亚通信基础设施的日益控制。

对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来说,“向北看”政策已将其外交重心从传统合作伙伴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转向亚洲。

这是马拉佩政府希望通过更广泛地进入更具吸引力和人口较多的市场来增强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独立性的愿景。

而北京的做法是利用附带投资、贷款和项目援助的方式,体现出其积极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则采取了不同的路线。

王毅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后不久,澳大利亚宣布了价值6亿澳元的预算援助计划。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在不限制用途的情况下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政府提供支持是其惯常做法。

在过去四年间,堪培拉提供了25.6亿澳元的预算支持资金,这些资金并未附加任何项目或部门成果的要求。

每笔资金的注入都是对巴布亚新几内亚上年度预算短缺的补救,缺乏任何问责机制,甚至自我服务性机制,几乎没有真实的澳大利亚私营部门参与。

尽管中澳两国的做法明显且显著不同,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们却在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负面后果上取得了意外的一致。

今年的事件提供了明显的证明。

一月份,巴布亚新几内亚因提出的公共服务削减和广泛的税率上调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公众抗议。

这一暴动是对这些行为的反应,但很快就提到了更普遍的担忧,如高失业率、生活成本、犯罪率高和政府腐败等问题。

巴布亚新几内亚在持续了两周的紧急状态中,至少有22人在一周的混乱中遇难。

然后,在5月24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恩戈省发生了毁灭性的山体滑坡,埋葬了来自亚巴里村的2000多人。

与马拉佩政府在一月份迅速平息首都莫尔斯比港骚乱的举措形成鲜明对比,滑坡过后的中央政府行动却显得悲惨的缺失。

救济和支持行动缓慢,造成了对政府在首都进行政治争斗的更多关注的指责。

这两个实例代表了一个处于危机中的国家。

即便在与北京达成贸易协议,政府的财政因堪培拉的慷慨援助而得到了充实,新几内亚民众仍在质疑究竟是谁在从所谓的进步中获益。

人们对现政府及其既有的经济和政治体系的批评正在加剧。

许多人认为,该国领导人只关心自己的权力和财富。

对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导人的信任程度低下。

尽管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战略截然不同,但两国却在一定程度上齐心协力,疏远了应该与之合作的新几内亚民众。

很明显,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政治精英被该地区的地缘战略紧张局势所干扰。

如同印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领导人也在游走于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利用彼此的影响。

对于澳大利亚及其在该地区的伙伴来说,唯一可持续的方向是纠正这种自上而下的做法。

这意味着需要更加负责任、透明,并直接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民合作,找到促进两国民众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

除非像澳大利亚这样的主要大国以及像巴布亚新几内亚这样地方地区政府能够重新回到真正的政府和领导工作的轨道上,否则该地区的特定人口将面临极大的损失。

对于堪培拉来说,推行一种“第三条道路”,倾向于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关系,无疑不仅会提供更大的区域稳定,还有许多民众的支持。

但这需要新的思维方式,而在当前的印太环境中,这是一种稀缺的商品。

Liu Yang

Liu Yang is a political analyst whose incisive commentary and in-depth knowledge of the political sphere have made him a respected figure in journalism. His work provide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policy and governance, offering reader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lication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s. Liu's analytical articles are a staple for those seeking to grasp the nuances of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