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smh.com.au/world/asia/stabilisation-or-self-censorship-pandas-can-t-paper-over-australia-s-differences-with-china-20240618-p5jmte.html
在长期内,阿尔巴尼斯政府面临着可能对澳大利亚国家利益和伦理造成问题的妥协风险。
“这是一种实际上将大量主权决策权转交给北京敏感性的做法。”
本周,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国会大厦接待了中国总理李强,外面则有抗议者与亲中支持者集会。
赫斯科维奇(Herscovitch)指出的一个例子是,澳大利亚并未像美国、欧盟和英国那样对向俄罗斯提供双用途技术的中国公司实施制裁,以回应其对乌克兰的非法侵略。
“这对阿尔巴尼斯政府来说,是一个在道德上值得质疑的立场。”
他说,此举在中国在台湾及南海和东海日益强硬的国家行为下,削弱了澳大利亚的安全。
尽管存在外交上的客套,澳大利亚与中国在竞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体制方面存在的深刻裂痕显而易见。
在李强的访问中,无论是在阿德莱德、堪培拉还是珀斯,抗议者们纷纷对中国在新疆维吾尔族和西藏的侵犯人权行为进行抗议,以及对香港的残酷镇压。
在国会大厦内,中国外交官试图阻止记者和前囚徒程蕾在签字仪式上被镜头拍到,此举引发了公众的愤怒,许多人认为这一事件象征着中国国家对澳大利亚民主制度的公然无视,即使是在外国土壤上。
在过去的四天里,外长王毅和阿尔巴尼斯反复强调“在能够合作的地方合作,在必须争议的地方争议”的口号,这一口号指导着政府修复两国关系的努力。
毫无疑问,这一做法在过去两年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在贸易领域。
北京逐步取消了在2020年对十几种澳大利亚出口商品施加的200亿澳元的制裁,这些制裁是对前联盟政府更为强硬和公开批评中国和采取举措(如华为禁令和外国干预法)采取的报复。
对于长期饱受折磨的龙虾产业而言,李强的访问并没有带来关于解除最后一项出口禁令的确认,但却公布了恢复军事沟通的消息,尽管细节不多,还有澳大利亚人前往中国的免签旅行,以及阿德莱德动物园的新两只熊猫。
“对话是我们管理分歧的方式,”阿尔巴尼斯在堪培拉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确认自己已与李强讨论了面临暂缓死刑的华裔澳大利亚学者杨恒均的案件以及其他人权问题,但未作详细说明。
恢复沟通是政府在每个机会中强调的主题,以提醒公众在前莫里森政府期间中澳之间的部长级沟通暂时中断的情况。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贾斯丁·巴西(Justin Bassi)曾在前外交部长玛丽斯·佩恩(Marise Payne)任期内见证了中澳关系的低谷。
他表示,尽管恢复高层接触非常重要,但李强的访问加剧了将两国之间的“分歧”视为平等的感觉。
“像南海的非法行为、包括杨恒均在内的澳大利亚人的任意拘留、网络攻击和外国干预等问题,并不是双方可以自由讨论的观点问题,”巴西表示。
“这就是安静外交方法的风险……不向公众解释立场……这种对话是在北京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不是在澳大利亚的条件下。”
何时、何地以及如何有力地表达这些分歧是一个复杂的外交计算。
洛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理查德·麦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表示,尽管稳定化方法存在局限性,但阿尔巴尼斯与李强的外交礼仪并不是评估澳大利亚处理这一关系的正确标准。
“阿尔巴尼斯并不是澳大利亚在中国问题上的唯一发声者,”他说。
“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的根本差异并不会因为此次访问而得到解决……可能把我们管理分歧的想法视为幻想,但努力去做并没有错。”
他提及了理查德·马尔斯(Richard Marles)在上个月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对话上发表的演讲,马尔斯在演讲中提及了中国与澳大利亚海军力量之间的“危险”对峙,以及中国在南海和台湾的侵略是对全球稳定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