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abc.net.au/news/2024-11-20/g20-apec-albanese-xi-jinping-biden-trump-trade/104624346
欢迎回到每周联邦政治更新,Brett Worthington为您带来关于本周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G20峰会的最新动态。
世界领导人聚集在一起时,展现实力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
对于美国或中国的总统这样的“大佬”来说,他们甚至会将整个酒店包下。
在乔·拜登的情况下,他的军舰在里约热内卢标志性的科帕卡巴纳海滩附近巡逻,给其他领导人带来了一种并不平静的场面。
领导们坚持认为他们在G20上达成了各自想要的目标,但俄罗斯却称其为一次胜利。
当G20主办国试图将讨论引向其他问题时,乌克兰战争仍然主导着议题,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深层次的分裂。
同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酒店外也停放着装甲军车。
当你的员工名单达到四位数时,想要找到足够的空间让他们都有地方住宿就显得很有必要。
而且不能想象这两位领导人会被迫等待其他酒店客人先使用电梯。
美国总统拜登的即将离任似乎带来了各国领导人之间更为紧迫的斗争,有些人例如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已经在南美呆了整整一周,参与各类峰会。
这几场峰会笼罩着一只215磅(约97千克)的虚假、晒黑的“大象”。
虽然唐纳德·特朗普在去年向乔治亚州富尔顿县监狱投降时可能夸大了自己的体重,但他威胁要与中国展开贸易战,并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这些威胁正在被更为严肃地对待。
因此,中国领导人发现自己在会议上向一位澳大利亚总理呼吁倡导自由贸易和反对保护主义,而这并非没有讽刺意味,毕竟就在不久前,习近平曾对澳大利亚征收过200亿美元的贸易关税。
他并不是首位在几个月前反对的事情中,迅速转为倡导的政治家,但我们还是可以离题太远。
Xi Jinping的G20权力表现该说是相当到位。
特朗普的回归幽灵似乎促使习近平在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会议中如鱼得水。
作为一位终身领导人(这也是另一种明显的实力展示),习近平可以邀请世界领导人到他的酒店,而几乎不需要移动一寸。
这也意味着,习近平在与世界领导人会面时,总能够以电梯右侧的“主权位置”出现,轻松握手。
外交,真的是微妙之极!
就在G20峰会的第一天,阿尔巴尼斯与习近平的会晤几乎是在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离开几分钟后进行的。
习近平坐在会议室里,身边围绕着十几名高级顾问,显得十分气势汹汹。
而在与阿尔巴尼斯的会议中,习近平看到的则是一个可以塞进大轿车的代表团。
这些显然是习近平所喜欢的会议模式。
在前几天的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上,领导们未能就乌克兰和中东战争的经济影响达成共识。
在利马召开的APEC峰会上,习近平未参加总体的领导人早期会议,而是选择了与其他领导人进行私下的一对一会谈。
当与领导人群体合影时,他往往显得有些孤僻,不像印度的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他与各位领导人的交往显得如鱼得水(当然与贾斯廷·特鲁多的关系例外,这也是一种明显的实力展示)。
但回到习近平身上。
他的影响力远不止于会议室,前往G20场地的路上,还能看到一波身穿中方国旗服装的人群正在为他欢呼。
习近平的南美之行不仅仅是与多达30位世界领导人会面,更是携带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试图赢得本来可能倾向于美国的国家的支持。
在APEC峰会的前一天,他与秘鲁总统会晤,为一个由中国控制的超级港口揭幕,该港口位于利马以北,是从拉丁美洲直接向中国出口农业和矿产资源的重要枢纽。
如果特朗普遵循他的威胁,点燃一场贸易战并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的进口关税,习近平希望能够凝聚成一个自由贸易倡导者的联盟,以便对抗美国总统,清楚的意识到对中国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可能对他们自身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而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对此也十分乐于支持——不过并不是因为习近平在此事上的喊话。
贸易=就业,阿尔巴尼斯明白这个道理。
在他整个旅程中,阿尔巴尼斯每天反复强调,澳大利亚四分之一的就业都依赖于贸易,支持自由而公平的贸易,各国应合作而非自我隔离。
当然,首相也明白,当他在这段困难时期外出时,需要向国内民众做出一些保证,因为家庭的财政受到高通胀的压迫。
但他也清晰地感受到,如果特朗普的威胁变为现实,那将是一个机遇。
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反击唐纳德·特朗普反自由贸易、反气候言论时又一次发声。
他利用此次南美之行,推出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可靠的贸易伙伴的形象。
阿尔巴尼斯希望世界看到,澳大利亚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崛起为一个清洁能源超级大国。
他在心中也暗自想着,这样也能创造就业机会。
首相坚持表示,特朗普未在与习近平、印度的莫迪及其他国家如英国、新加坡、巴西、秘鲁和欧盟的正式会谈中提及。
但他不可否认,在非正式会谈中,特朗普始终萦绕在他们的心头。
如果特朗普真的在世界舞台上留下一个真空环境,无论是习近平还是莫迪都希望能填补这一空白。
显然,欧洲的主导角色似乎已不复存在,德国的安格拉·默克尔早已辞任,而法国的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也正走向离任。
与此同时,马克龙在G20峰会期间也被提醒不再是凡尔赛宫的主人,最后一天不得不在一个临时厕所中解决问题——这一幕您绝对无法想象习近平会经历。
在这样的环境下,阿尔巴尼斯如此努力修补与中国的关系自然不难理解(更何况是因为澳大利亚遭受的因中国而来的贸易战损失),并进一步扩大与印度的合作关系。
他也明白其中的警示。
然而,习近平和莫迪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关系则愈发紧密,而普京因国际刑事法院向其发出的逮捕令而未能前往巴西——虽然这并不妨碍莫迪在不久的将来在新德里接待普京。
尽管G20和APEC峰会上,领导们就推动全球贸易和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共识,但对于乌克兰战争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ABC政治(Brett Worthington)在此刻的观察显示,APEC对此未能取得任何积极进展,最终的G20宣言的表述也仅仅止于呼吁国家成为好邻居。
在俄罗斯入侵已过去1000天之际,战争造成无辜平民死亡,显然我们所面对的并不是《邻里街》(Ramsay Street),这些“邻居”并不是短期内能够成为好朋友的。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阿尔巴尼斯的飞机正停在里约的跑道上,准备飞回家。
这位首相清楚反对派常常称之为阿尔巴尼斯空客(Airbus Albo),他坚持表示将在周四的国会会议上回归。
就在他准备起飞之际,明显的力量表现再次在眼前展开。
作为G20会议中拜登显得有些被动,几乎类似今天的冥顽不灵。
当然,他拜访亚马逊,以促进更大的气候行动,并批准乌克兰使用美制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但这位即将离开的领导人似乎更加令人畏惧。
拜登在通往巴西总统的红毯上未能如其他领导人那样轻松走过,此情况仿佛暗示着他在世界舞台的地位正在减弱。
不仅如此,习近平则走得从容不迫,并且身边还跟着随行人员,成为唯一一个没有单独走上红地毯的领导人。
但在机场,当拜登准备离开巴西时,他依旧拿出了美国总统的所有气派。
他在机场取得了能够优先起飞的位置,世界再次被提醒,不管他当前地位多么微妙,拜登仍然是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即使仅仅持续两个月。
而如果他对于乌克兰的导弹授权能说明任何问题,他离开之际显然不打算低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