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难民的心声:一个流亡者的独白

图片源于: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4/oct/22/as-a-lebanese-australian-the-country-i-live-in-feels-hostile-to-my-pain-and-by-extension-to-me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在澳大利亚的生活与我在贝鲁特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是一个被迫迁移的人,我已经接受了这一现实。

被迫迁移者和难民们为了寻求安全而逃离故乡。

自九月以来,已经有多达一百万黎巴嫩人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许多人生活在街头、学校,甚至夜总会。

安全似乎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尺度,而显然并非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安全。

我和我的人民无法获得《难民公约》中承诺的安全,或者说我们应有的安全看起来截然不同。

作为一名国际法学者,我致力于研究难民文化遗产保护。

如果人们被迫迁移或者作为难民逃离,我希望找到一种方式,让他们能够带上自己的文化物品。

我本是因为国际法的价值而参与这个领域,坚信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平等拥有生命与自由的权利。

但我渐渐意识到,情况并非如此。

在入侵、爆炸、战争和独立的纪念日之际,黎巴嫩面临着新的攻击。

对于这些袭击,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往往显得不够充分。

难道我们的新闻不值得被报道吗?

难道我们的伤痛不值得被描述,死亡不值得被计算吗?

死亡事件的描述似乎总是要经过资格审查,成为重要消息的标准。

而资格的评判者,恰恰是统计数据的掌握者。

每当我能够在夜晚安然入睡,醒来后我都急切地查看我的手机,想要了解黎巴嫩的最新消息。

消息告诉我:“发文的Issam今天被杀了”;“祖父母的墓地被亵渎了”;“我们曾经购物的Nouiri大街遭到了轰炸”;“我们和舅舅一起每年家庭团聚时去过的山区村庄被炮击了。”

每一则消息都在贬低这里所有发出的微弱声音。

梦想、计划和“成就”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将韧性仪式化,作为文化遗产来消费,而内心的伤痛也被日常生活所吞噬。

我在每一个被哀悼的孩子身上都看到了我的孩子,同时又怀疑自己是否拯救了他们。

悲伤与愤怒与攻击、辩解和无视相随而来。

无视是一种特权,而我这样一个有心人在黎巴嫩并不存在。

无助的感觉如同涌流一般向上下延伸。

所以,痛苦以三重的方式入侵过来。

第一步是通过消息。

第二步是通过对消息的报道。

第三步则是对消息的评论和反应。

我将韧性仪式化,以便于从痛苦中解脱,并继续我的生活。

然而这让我感到内疚,因为我正在遗弃痛苦,并弃置那些在黎巴嫩与我共同承受这一切的家人和朋友。

他们无权逃避痛苦。

我感到内疚,是因为我正在与我的家人和朋友、我的家乡进行分离挣扎。

因此,我会梦到回到黎巴嫩,重聚于同一个地方。

我似乎并未真正成为澳大利亚的一部分。

政治辩论围绕着我们如何抗议,而不是我们抗议的内容。

生活在一个对我的痛苦与我自身都显得敌对的国家,这是多么令人感到绝望的事情。

而我在这个国家到底有多少归属感?

我工作并且交税,养活我的孩子。

我在我的痛苦中也显得有些同谋。

我对我家乡的毁灭感到内疚,而我又如何向我的澳大利亚孩子解释这一切?

告诉他们,他们是被看见的,他们是有价值的,他们的生命是重要的,

不仅仅是数字。

我向他们承诺,我们会再次游览巴尔贝克的神庙。

我们会在橙屋与海龟共度周末。

我告诉他们,这些死亡是我们的,而所有的死亡都是属于我们的。

重聚于失去之中,依旧保持韧性,同时承认这背后的痛苦。

Zhao Qian

Zhao Qian is a business journalist with an exceptional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report on economic trends that shape the marketplace. His insightful coverage of the business world offers a glimpse into the economic dynamics that influence the Chinese-Australian community. Zhao's reporting is not only informative but also serves as a catalyst for discussions on economic policy and business ethics.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