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thenation.com/article/world/china-taiwan-cold-war-pacific/
当世界对以色列和乌克兰的地区战争充满忧虑时,一个更为危险的全球危机正悄然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形成,沿着一个作为美国国家防御前线的岛链。
正如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重振了北约联盟一样,中国日益激进的行为和美国在该地区的持续军事扩张也加强了华盛顿在太平洋沿岸的地位,使几个徘徊的盟国重新回到西方阵营。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强大包含了更大权力冲突的风险以及可能的政治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撕裂美国的亚太联盟。
最近的事件突显了新冷战中太平洋地区紧张局势的上升。例如,从今年六月到九月,中国和俄罗斯军队进行了联合演习,从南海的实弹海军演习到围绕日本的空中巡逻,甚至渗透到阿拉斯加的美国空域。
对此,莫斯科称“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上升”,这些行动 culminated 在上个月的中俄“海洋-24”演习中,动员了400艘船只、120架飞机和90,000名军队,覆盖从波罗的海到北极再到北太平洋的广阔区域。
在与中国进行如此庞大演习的过程中,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指责美国“试图以任何代价维持其全球军事和政治主导地位”,并通过“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来实现目标。
“今天,中国不是未来的威胁,”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九月回应道。他声称,过去15年来,北京在西太平洋的投射能力已上升到令人警惕的水平,战争的可能性“在上升”,并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上升”。一个匿名的五角大楼高级官员补充道,中国“继续成为唯一具有意图和能力推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维持亚太地区和平的规则基础设施的美国竞争对手”。
事实上,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紧张局势具有深远的全球影响。过去80年来,从日本到澳大利亚的军事实体岛链一直是美国全球力量的关键支点。为了确保其能够继续在这一战略礁石上锚定其“防御”,华盛顿最近增添了新的重叠联盟,同时鼓励亚太地区的军事化。尽管这种即兴的西方联盟武装齐全、看似强大,但它或许会像北约在欧洲一样,容易受到来自美国及其盟国内部不断上升的党派压力的突发打击。
构建太平洋堡垒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在努力保护其脆弱的西部边界免受太平洋威胁。
在20世纪初的最初几十年中,华盛顿对日益增强的日本势力进行了操控,产生了地缘政治紧张,这导致东京对美国海军堡垒珍珠港的袭击,开启了太平洋战争。
经过四年的战斗,遭受近30万伤亡后,美国击败了日本,获得了整个地区无可争议的控制权。
意识到远程轰炸机的出现和未来原子战争的可能性使得历史上的沿海防御概念变得极为不相关,战后几年,华盛顿将其北美“防御”深入扩展至西太平洋。
从征用100个日本军事基地开始,美国在冲绳和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建立了其最初的战后太平洋海军堡垒。
随着冷战于1950年亚洲陷入,朝鲜冲突开始,华盛顿通过与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五个亚太盟国的共同防御协议将这些基地扩展至5000英里,覆盖整个太平洋沿岸。
在接下来的40年中,直到冷战结束,太平洋沿岸一直是美国全球力量的地缘政治支点,使其能够防御一个大陆(北美)并主宰另一个大陆(欧亚)。实际上,美国在欧亚轴线两端的地缘政治位置成为其在冷战中最终胜利的关键。
冷战之后
苏联于1991年解体,冷战结束后,华盛顿兑现了和平红利,削弱了这一曾经强大的岛链。从1998年到2014年,美国海军从333艘舰艇减少到271艘。
这一20%的减幅,加上向中东的长期部署转移,削弱了海军在太平洋的地位。尽管如此,在冷战结束后的20年里,美国仍享有五角大楼所称的“无争议或主导的每个作战领域的优势”。我们通常能够在想要的时候部署武力、在想要的地方集结力量,按我们想要的方式行动。
在2001年9月的恐怖袭击后,华盛顿从重金属战略力量转向便于快速部署的机动步兵,以对抗对轻武装游击队的反恐行动。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了十年的错误战争后,华盛顿震惊地发现中国开始利用经济利益转化为全球权力的严重挑战。
作为其开局的赌注,北京开始在资源丰富的南海建造基地,并扩大其海军,这让曾经全能的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显得显著不足以应对挑战。
对此,2011年,奥巴马总统在澳大利亚国会面前宣布了战略性“向亚洲的转移”,并开始重建美国在太平洋沿岸的军事地位。在2012年从伊拉克撤回一些美军后,奥巴马政府于2014年在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部署了一批海军陆战队。
紧接着,华盛顿获得了在南海附近的五个菲律宾基地和黄海上济州岛的新韩国海军基地的使用权。根据国防部长Chuck Hagel的说法,为了操作这些设施,五角大楼计划在2020年前将60%的海军资产前置于太平洋。
尽管如此,伊拉克的持续叛乱依然拖慢了这一战略转向太平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