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eastasiaforum.org/2024/10/15/what-australias-new-defence-deal-with-indonesia-means-for-regional-security/
2023年8月29日,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签署了国防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边关系迈出了重大一步。
这种稳定的接触和合作趋势可能会让希望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实现更大战略重组的澳大利亚人感到失望,但它确实提供了一些具体机会来改善整体关系,具体取决于实施情况。
然而,细节决定成败。
与现任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和未来总统普拉博沃的快速谈判和签署协议表明,在未来五年里,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尽管普拉博沃的性格可能会带来偶尔的波动。
在澳大利亚,国会将审查印度尼西亚的人权记录、两国军队在彼此领土上进行行动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争议的其他领域。
协议并不是一个联盟,普拉博沃在签署时就强调了这一点,而是印度尼西亚避免结盟政策的延续,同时寻求与该地区几乎所有国家的合作和友谊。
在东南亚,这并不罕见。
越南最近与包括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多个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以确保自身安全。
为了强调这一点,印度尼西亚在签署与澳大利亚的国防合作协议的同时,举行了一次与中国官员的高层会议,并同意进行军事演习。
国防合作协议没有根本改变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的战略关系,而是重点解决细节问题,处理合作的法律限制。
例如,该协议规定,两国军队可以在对方领土上行动,并为军事人员提供法律保护,从而允许更复杂的军事活动。
关键在于实际展现出这些条款实施所带来的合作成果。
澳大利亚可以利用这些合作活动来平滑双边关系中的持续问题,并追求共同利益。
例如,澳大利亚政府几年前突然宣布的AUKUS计划,使几位东南亚伙伴,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感到愤怒,他们认为AUKUS潜艇会威胁地区安全,并妨碍不扩散努力。
然而,印度尼西亚似乎在这之后逐渐缓和了立场,普拉博沃对AUKUS的务实态度促使最近的印澳协议中加强了信息共享、协调和在海洋安全问题上的合作。
澳大利亚有机会在追求历史上最昂贵的海军采购计划时,增强雅加达对其在印太地区的意图的信心。
由于与中国关系密切并奉行不结盟政策,印度尼西亚不会单独与澳大利亚合作以对抗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但他们也有自己关注中国在南海活动的理由。
中国声称拥有靠近纳土纳群岛的印度尼西亚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这导致在2021年不断升级的武装对峙悄然解决。
雅加达不承认中国在南海的主张,并引用2016年常设仲裁法院的裁决来证明九段线的无效性。
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都倾向于支持国际问题的多边解决方案——维护并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的有效性,可能会成为两国共同推进的内容。
协议中似乎还有增加在某些科技领域的技术合作的提及。
虽然这通常是任何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中的标准语言,但这可能是关系实质发展的一把钥匙。
印度尼西亚的外交政策机构因地区安全和不扩散原因反对AUKUS,不仅因为感到不公平,还因为感知到美国和英国向澳大利亚科技转移的不对等情况。
虽然印度尼西亚不太可能获得最敏感的AUKUS技术,但澳大利亚如果能够利用这次协议,在双边军事合作活动或防务出口协议中重新考虑并提升向印度尼西亚的技术转让,将大有裨益。
在普拉博沃的领导下,印度尼西亚军事正在进行现代化采购活动,并试图多元化供应渠道,以减少对任何一个合作伙伴的依赖。
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对这些努力的贡献仅限于对“布什刀”保护型机动车辆的交易。
但是,一项更广泛的防务合作项目、许可生产和技术转让,针对澳大利亚的专业领域与印度尼西亚的需求,可能会巩固两国之间的信任。
通过简化国防合作的细节,这项协议也可能渗透到双边关系的其他领域。
对于一个邻国来说,澳大利亚在印尼贸易中所占的份额确实小得惊人——在2021年,澳大利亚仅占印度尼西亚进口的4.8%和出口的1.4%。
尽管国防贸易永远不会占总体贸易的很大比例,但国防产品制造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使得印澳间国防贸易气候的改善可能会推动更广泛的双边贸易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