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uow.edu.au/media/2021/your-government-makes-us-go.php
华裔澳大利亚的历史主要是以男性的故事为主。
人口统计数字或许能解释原因——在1901年,澳大利亚几乎有30,000名华裔男性,而女性不足500人。
然而,尽管她们的人数较少,新的研究揭示了华裔澳大利亚女性生活中令人惊讶和鼓舞人心的故事。
例如,在20世纪20年代末出生于达尔文的Lena Lee——教师、记账员和达尔文华人国民党的副主席。
又或者是Gwen Fong——一位积极分子、共产主义学生和医生,她在1947年从墨尔本大学毕业。
当我们关注这些女性的生活时,澳大利亚历史的理解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到了20世纪初,华人社区已成为澳大利亚社会中一个建立的,尽管边缘化的部分。
半个多世纪以来,来自南方中国的移民前来澳大利亚殖民地,寻求支持自己和家庭的新机会。
几乎所有来到殖民地的华人都是男性。
大多数是劳工移民,他们来到殖民地工作并将钱寄回家——通常被称为“暂住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建立了生活和生计,并看到了在澳大利亚的未来。
相对少数的妻子和孩子来与丈夫团聚,而其他男性则与白人女性或土著女性形成了当地家庭。
迁移的障碍
从华人移民澳大利亚的早期开始,华人男性就注意到他们面临的困难意味着他们大多不会考虑将自己的家庭搬来。
除了限制华人权利的法律和政策外,殖民地的日常生活条件可能也很艰苦和孤立,尤其是在淘金者定居点和农村地区。
“这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呢?”路易·阿·穆伊、赵洪昌和刘光明在他们1879年关于《澳大利亚的华人问题》的著作中问道。
由于华人被视为“被排斥者和贱民”,并“遭受澳大利亚的‘无赖’的侮辱和攻击”,他们为何还要带妻子和家庭呢?
从华人的角度来看,女性留在国内也是有很强理由的。
大多数在澳大利亚的华人来自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他们的家乡,生活是围绕着祖先家园和村庄中心开展的,已婚女性负责照顾丈夫的父母,生育和抚养丈夫的孩子,并照料丈夫家族的祖先庙。
很少有女性有自主迁移海外的能力,除了作为妻子或女儿,或者作为女仆。
因此,女性和女孩迁移到澳大利亚大多是在家庭的背景下进行的。
被忽视,但并不缺席
人口统计数字显示,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澳大利亚的华裔女性人数相对较少——但这也表明,华裔女性和女孩实际上是存在的。
随着十年的发展,华裔女性和女孩的人数通过迁移,尤其是通过在澳大利亚出生女儿而有所增加。
尽管在19世纪,反华移民法和1901年后白澳政策的持续存在,抑制华裔女性进入澳大利亚的政策在持续。
因为保持白澳政策的核心就是将华裔女性排除在外。
正如1905年时任总理阿尔弗雷德·迪肯在议会中的发言:
“如果我们打开大门,迎接华裔女性和儿童的涌入,我们将逆转政策…并撤销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研究华裔澳大利亚女性的历史面临着特别的挑战,从看似简单的确定她们的名字到寻找能够讲述她们生活的历史资料。
华裔澳大利亚女性生活的片段痕迹——尤其是19世纪的——要求采取创造性的方式。
我们需要使用多种来源——从出生证明到婚礼照片,再到与后代的访谈。
寻找过去的女性
我们新书揭示了在我们花时间寻找证据以了解华裔澳大利亚女性生活时所浮现出的意想不到、引人入胜和鼓舞人心的故事。
Ham Hop和Mary Chong是两个例子。
Ham Hop约于1883年出生,1910年作为Geelong商人的妻子来到澳大利亚。
这对夫妇在十年前在中国结婚,但此后一直分离。
在根据《移民限制法》暂时获准入境后,Ham Hop成为一个公众事件,因为她的丈夫为她能够永久留在该国而与政府作斗争。
尽管获得了广泛的公众支持,特别是来自基督教教会的支持,但Ham Hop和她的两个澳大利亚出生的女儿于1913年在面临被驱逐的威胁下离开了澳大利亚。
据说Ham Hop在离开时表示:
“我不喜欢你们的政府。人们希望让我们留下。人们很好。但你们的政府使我们离开。”
Mary Chong与Ham Hop的两个女儿一样,在190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达博。
Mary成为第一位从澳大利亚大学毕业的华裔女性(悉尼大学,文学学士1929,教育文凭1930)。
她流利地说英语和粤语,毕业后成为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的英文秘书。
随后,Mary的职业将她带到中国,在1930和1940年代她学习了普通话,并在政府和媒体工作。
后来,她与她的华裔美国丈夫及其子女一同返回澳大利亚。
通过细致研究华裔澳大利亚女性和女孩的故事——如Mary Chong、Ham Hop、Gwen Fong和Lena Lee——我们了解到国家历史的新见解,以及它与中国的悠久联系。
我们还看到了华裔澳大利亚女性的生活是如何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成长,但并不一定被周围的社会、家庭和政治力量所定义的。
凯特·巴格纳尔,塔斯马尼亚大学人文高级讲师,和朱莉亚·T·马丁内斯,卧龙岗大学副教授
本文经《对话》授权转载,采用知识共享许可。
卧龙岗大学的学者通过提供对一系列持续的社会问题和时事的专业评论、意见和分析来行使学术自由。
这种专家评述反映了这些个别学者的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卧龙岗大学的观点或政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