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军事挑衅,澳日外长会议成为关键时刻

图片源于:https://www.aspistrategist.org.au/wong-and-marles-must-speak-up-about-chinese-incursions-into-japan/

中国在一周之内两次对日本领土进行挑衅性的军事侵入,令人关注。8月26日,一架侦察机侵犯了日本空域,8月31日,一艘勘测船进入了日本领海。

在这种背景下,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妮·黄与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将在9月5日与日本高级官员举行2+2磋商。

他们应利用这一机会,公开指责中国的侵略行为,纠正堪培拉的迟缓,并明确表示,此类违反国际规则的行为将引发集体回应。

我们绝不能对北京的挑衅感到麻木,也不能草率调侃。

虽然中国的调查船和潜艇此前曾进入日本海域,但这次中国军事飞机首次侵犯日本领空。

与2012年中国派遣非军事飞机进入的钓鱼岛(尖阁列岛)争端不同,上周的空域侵犯发生在普遍被承认属于日本的领土内,这使得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更容易毫无保留地谴责北京的行为。

这些最新的侵入事件发生在自2022年起,俄罗斯直升机两次侵犯日本空域之后,似乎是对东京支持乌克兰的警告。

日本及其伙伴国未做出有效回应,可能使北京和莫斯科更加胆大妄为,进一步推动他们的“没有限制”伙伴关系,比如在已经围绕日本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中采取更大风险。

北京的越界行为绝非偶然,因为人民解放军飞机的公开飞行计划显示这是故意之举。这与北京危险的边缘政策模式相吻合,其中包括2023年对澳大利亚海军潜水员HMAS Toowoomba的声纳锁定以及今年5月在靠近澳大利亚海军直升机时释放信号弹。

这些行为意在考验北京民主对手的决心和团结,以及他们武装部队的反应速度。

与以往一样,北京的动机并不明确。

中国领导层可能希望影响本月晚些时候新日本首相的选拔过程。

或许他们的目标是劝阻日本不再招待来自民主伙伴的武装部队,这与上个月意大利航空母舰靠近东京停靠的情况有关——这是包括“黑暗之翼”军事演习在内的印太部署的一部分。

此外,北京可能是在更宏观的区域计划中选中日本。

与这些侵犯事件同时,中国海警船在南海与菲律宾对接的船只发生碰撞,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被强迫删除联合公报中的台湾提及。

无论其全面战略如何,这些侵入事件反映了北京持续的战术试探,旨在测试其对手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响应能力。

尽管领导层发生了更迭,东京已明确表示,中国对日本主权的侵犯是不可接受的。

澳大利亚部长们必须提供支持,就像他们期望日本和其他紧密伙伴在我们的领土完整受到如此公然挑战时一样。

北京将声称这是与东京的双边问题,最好通过秘密外交处理,其他任何显示关注的国家都是在干预。

遗憾的是,北京的叙述在东南亚获得了一定的支持,那里的精英错误地将菲律宾的联盟和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中国海洋侵略视为问题,而非解决方案。

抛开领土争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应能就中国对菲律宾使用武力违反国际规则达成一致,包括北京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东南亚国家的强有力声明将成为对北京的有力反击,并重申东盟秉持其原则的立场。

透明度并非万灵药,但证据表明,它有助于抵制中国的欺凌行为。

例如,自2013年当时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其他部长指责中国海军锁定日本目标以来,中国海军似乎就未再执行这类行为。

然而,发声在有伙伴的情况下更为有效,并得到强硬力量的支持。今年4月,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和美国联合声明关于海洋合作活动,符合这一标准。

尽管其措辞谨慎,但北京在南海的非法行为显然是目标,而且言辞得到了联合演习和其他倡议的支持。

这样的集体行动传达了威慑力超越了美国的双边安全条约或白宫占据者的意愿。

日本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团结尤为重要,这两个国家实际上已经成为名义上的盟友,包括在2022年升级安全协议中借鉴了ANZUS条约的语言。

除了促进军事交流的双边互访协议外,澳大利亚和日本还与美国盟友在网络空中和导弹防御等优先事项上进行三边合作。

日本也是参与AUKUS第二支柱先进能力的候选国。

因此,澳大利亚和日本的部长们在明天的媒体发布会上,必须毫无保留地支持彼此。

真正的伙伴关系需要对区域威胁的共同语言,包括北京的胁迫以及平壤和莫斯科的拔剑叫嚣。

关于实际合作与两国关系的良好新闻故事是重要的,但有效的威慑也需要对不良行为者进行点名和控诉。

Chen Ling

Chen Ling's writing is characterized by her empathetic approach to storytelling and her focus on the human element of news. Her features capture the heart of the Chinese-Australian experience, highlighting the triumph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ommunity. Chen's ability to connect with her audience through her writing has made her a beloved figure among her readers, and her work continues to shed light on the stories that matter.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